体温低的人是怎么回事
体温低可能由环境因素、代谢异常、药物作用、内分泌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保暖调节、营养补充、药物调整、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
1、环境因素
长时间暴露于寒冷环境会导致体温下降,常见于冬季户外活动或低温作业。人体通过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散热,但持续低温可能超出代偿能力。建议及时转移到温暖环境,饮用温热饮品,使用电热毯等设备缓慢复温,避免快速升温导致血管扩张性低血压。
2、代谢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是典型代谢率降低疾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产热减少。患者可能伴随乏力、皮肤干燥、便秘等症状。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同时增加优质蛋白和硒元素摄入。
3、药物作用
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可能抑制脂肪分解产热,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片可降低中枢体温调节敏感性。用药期间出现体温低于36℃需复查血药浓度,医生可能调整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剂量或更换给药方案。
4、内分泌疾病
垂体功能减退会影响多种激素分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导致糖皮质激素缺乏时,可能出现低血压合并低体温。确诊需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兴奋试验,治疗需补充氢化可的松片等激素,并监测电解质平衡。
5、慢性消耗性疾病
晚期恶性肿瘤、肝硬化等疾病因营养不良和能量代谢障碍引发体温过低。患者多伴随消瘦、贫血等表现,需加强肠内营养支持,针对原发病使用注射用环磷酰胺等化疗药物或进行肝移植评估。
日常应注意保持室温18-22℃,穿着透气保暖衣物,避免酒精摄入加重血管扩张。饮食增加牛肉、坚果等高热量食物,贫血者可配合琥珀酸亚铁片。每周监测晨起基础体温,持续低于35.5℃或伴随意识改变需急诊处理。老年人和婴幼儿需特别加强体温管理,寒冷季节减少外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28万次播放
7.08万次播放
6.75万次播放
7.1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霉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 2 肺结核做哪种ct
- 3 孕妇叶酸800ug是否过量
- 4 眩晕复发的原因是什么
- 5 乳房结节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 6 什么是血管迷走性神经性晕厥?
- 7 疼痛性晕厥怎么治疗
- 8 冬天吃萝卜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