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什么情况下要做心脏造影
心脏造影通常在疑似冠心病、不明原因胸痛、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病等情况下需要做。心脏造影主要有明确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评估心脏结构异常、排查心肌缺血原因、指导介入治疗决策、术前评估手术风险等作用。
1、疑似冠心病
当患者出现典型心绞痛症状如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心电图显示ST段改变时,需通过心脏造影确认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该检查能直观显示血管堵塞位置和范围,为后续放置支架或搭桥手术提供依据。检查前需停用抗凝药物,术后需卧床制动避免穿刺点出血。
2、不明原因胸痛
对于反复发作且无法通过常规检查确诊的胸痛,心脏造影可鉴别是否为微血管病变或冠状动脉痉挛所致。这类患者可能伴有活动后气促、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检查中会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显影,肾功能不全者需提前进行水化治疗。
3、心脏瓣膜病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二尖瓣反流患者,在考虑瓣膜置换术前需通过心脏造影评估冠状动脉情况。这类患者多伴有心悸、晕厥、下肢水肿等症状。检查可同步测量心腔内压力,但严重心力衰竭患者需谨慎选择该检查。
4、先天性心脏病
复杂先心病如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等,需通过心脏造影明确解剖畸形细节。检查能显示异常分流位置和肺血管发育状况,对制定手术方案至关重要。儿童患者需在全麻下进行,需特别注意造影剂用量控制。
5、心肌病
扩张型心肌病或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出现心功能恶化时,心脏造影可排除合并的冠状动脉病变。这类患者通常有家族史,表现为活动耐量进行性下降。检查中可能诱发心律失常,需备好除颤设备。
心脏造影属于有创检查,术后需密切监测穿刺部位出血和造影剂肾病风险。建议检查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泄。日常应注意控制血压、血糖和血脂,戒烟并保持低盐低脂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若出现穿刺处肿痛、发热或尿量减少应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饭后多久适合喝酸奶?
- 2 几款食物能帮助降火呢?
- 3 怎样才能保存好荔枝呢?
- 4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区别
- 5 动物心脏可以缓解失眠吗?
- 6 饭经常吃不好会怎样?
- 7 饭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运动?
- 8 冰酸奶香蕉吃了能清理肠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