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痛经可通过饮食调理、药物干预、热敷按摩、规律运动和中医调理等方法实现。
富含omega-3脂肪酸的三文鱼或亚麻籽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少子宫收缩;生姜红糖水通过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痉挛,每日饮用200-300ml;深绿色蔬菜中的镁元素可调节神经肌肉功能,菠菜、羽衣甘蓝等建议焯水后凉拌。
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需在疼痛初期服用,每日不超过1200mg;短效避孕药优思明需连续服用21天调节激素;中成药如元胡止痛片含延胡索乙素,月经前3天开始服用效果更佳。
40℃热水袋敷于下腹15分钟/次,每日3-4次;精油按摩选择薰衣草+基础油按3:100比例调配,顺时针揉按关元穴;艾灸三阴交穴每次10分钟,注意避免烫伤。
经前一周每天30分钟快走可提升内啡肽水平;瑜伽蝴蝶式每天练习5组,每组保持30秒;游泳水温需维持在28℃以上,每周2-3次改善盆腔血液循环。
血瘀型用少腹逐瘀汤,气滞型选用逍遥丸,体寒者适合艾附暖宫丸;针灸选取十七椎、地机等穴位,需专业医师操作;耳穴压豆选取子宫、内分泌等反射区,保留3-5天。
经期避免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多饮用温热的桂圆红枣茶;凯格尔运动每天50次增强盆底肌;保持腰腹部保暖使用石墨烯暖宫带;记录月经周期中的疼痛变化,持续严重痛经需排除子宫内膜异位症。香蕉、坚果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可调节情绪,搭配腹部环形按摩能提升效果。建议建立疼痛评分表,程度达7分以上或伴随呕吐需及时妇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