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出血热出血点主要分布在四肢,尤其是双下肢、手心和脚心等部位。登革出血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高热、皮疹、出血倾向及多器官损伤为特征。
1、发热:患者通常会出现突然的高热,体温可以达到39-40℃,同时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
2、皮疹:一般在发病后第2-5天出现,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或暗红色斑丘疹,皮疹可从头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躯干和四肢,最后出现在手掌和足底。部分患者还可能会出现瘀点或瘀斑;
3、出血倾向:由于登革出血热会导致血小板减少,因此患者会出现牙龈出血、鼻腔出血以及皮肤黏膜瘀点或瘀斑等情况;
4、多器官损伤:登革出血热还会导致肝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黄疸的情况。如果病情比较严重,还有可能会导致休克以及脑膜炎等并发症。
登革出血热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在夏季的时候发病率比较高。一旦确诊为登革出血热,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比如利巴韦林颗粒等。如果出现了明显的出血症状,则需要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治疗,如酚磺乙胺注射液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