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完戊肝疫苗有硬块,常见的情况有注射部位吸收不良、局部感染、皮下淤血等。如果是注射部位吸收不良、局部感染,通常可给予局部热敷、应用消炎药等对症处理。如果是皮下淤血,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
1、注射部位吸收不良:注射疫苗后疫苗液会在短时间内吸收,但因为疫苗液不能在体内扩散,如果注射部位吸收不良,部分药液积聚在注射部位的皮下组织内,就会形成包块。如果包块较小,可给予局部热敷,促进吸收。如果包块较大,且有持续增大的趋势,则需要到医院就诊,切开引流排出积液;
2、局部感染:疫苗注射后会在局部产生免疫反应,有时会引起注射部位的感染,局部会出现炎性肿胀,表现为硬块。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消炎药,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等,也可以加用维生素C,帮助提高免疫力;
3、皮下淤血:注射疫苗后有时会造成注射部位出血,在皮下形成淤血的小硬块,触摸时会有疼痛感。可以局部应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药物,以促进淤血吸收。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2-3天后硬块可以自行消除;
4、其他情况:少数患者注射疫苗后除了有硬块外,还伴有发热、乏力等症状,要警惕可能是疫苗过敏反应。因为疫苗是由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所制成,部分患者对疫苗里的某种成分过敏,就会出现皮疹、发热等过敏反应。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给予氯雷他定等抗过敏药物治疗。
打完戊肝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受凉感冒,多喝水,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建议注射疫苗的当天不能洗澡,避免针孔部位被污染而导致感染。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