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性梅毒又称潜伏梅毒,是指血清学反应呈现阳性,而无临床表现的梅毒。隐性梅毒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期潜伏梅毒,一类是晚期潜伏梅毒。隐性梅毒转为显性症状的常见原因包括发热、皮疹、骨关节疼痛等。
1、发热:当感染梅毒后,会出现发烧症状,且发烧呈持续性,通常发烧温度在39°C以上,如果患者的体温经常在39°C以上,且出现无感冒症状,则属于晚期潜伏梅毒;
2、皮疹:感染梅毒2-3周后,患者可出现皮疹,在感染梅毒后2-3周出现斑丘疹、水疱、脓疱,且皮疹大多无疼痛感、瘙痒感,如果出现皮疹且长时间不消退,则属于晚期潜伏梅毒;
3、骨关节疼痛:感染梅毒4-5周后,如果出现骨关节疼痛症状,则可能是骨关节受到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
4、其它情况:部分患者感染梅毒后可出现视力下降、头晕目眩等神经梅毒症状,或者是出现腹痛、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则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如脑脊液检查、心血管检查、HIV抗体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临床上通常选用青霉素类药物进行驱梅治疗,如苄星青霉素等,如果对青霉素过敏,也可给予头孢曲松钠等药物进行治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