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女性健康 > 女性常见病 > 正文

别让护垫伤了私处 警惕2大不当用法

发布时间: 2024-02-22 08:2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相信很多女性朋友都有用过护垫,无论是月经期还是非月经期,护垫都是女性的好朋友。但是护垫用得不当,也会成为危害女性私处健康的存在。究竟护垫该怎么用,才能避免它伤害女性的私处呢?

护垫的不当用法

1、经常使用护垫

有些女性为了方便清洗内裤,经常使用护垫,谁不知会给自己的私处带来极大的伤害。因为大多数护垫底部都会有一层塑料,透气性差,容易造成私处潮湿、出汗,给细菌和真菌的滋长创造适宜的条件,而且会破坏了阴道的酸碱度,容易造成阴道炎。

而且经常使用卫生护垫,加大私处与护垫的摩擦,容易引起局部皮肤或毛囊的损伤,导致外阴毛囊炎等疾病。

2、护垫长时间不换

如果护垫长时间不换,私处同样会处于一种潮湿的状态,也容易滋生细菌,损害私处的健康。

护垫的正确用法

1、护垫要用纯棉质感,因为纯棉护垫的透气性比较好。

2、护垫不建议用芳香型,因为香味大多数是来自化学药剂的添加,刺激皮肤,而且对私处的环境也不利。

3、护垫要定时更换,至多每4小时就要更换一次,千万别让细菌过多过久囤积。

4、女性小便后,尽量用纸巾把分泌物擦拭干净,减少护垫的“承载”量。

5、沐浴后不要立即使用护垫,这样是为了让局部环境彻底干燥,避免细菌滋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警惕:亚健康 别让身体罢工
警惕:亚健康 别让身体罢工
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这说明身体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白领们可要注意了,这是身体在“罢工”哦。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先兆过后,往往就会生病了。...[详细]
2023-12-24 12:53
警惕亚健康 别让身体罢工
警惕亚健康 别让身体罢工
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这说明身体是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白领们可要注意了,这是身体在“罢工”哦。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很多疾病在发生之前,身体会出现一些不同寻常的“先兆”,先兆过后,往往就会生病了。...[详细]
2023-11-16 10:09
警惕,别让饮水机变成您健康的杀手
警惕,别让饮水机变成您健康的杀手
饮水机的水会有哪些危害?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喝得最多的就是通过饮水机加热的水。可是,一些人并不知道,在饮水机中,水的加热是通过内置的热胆来完成的,正是这种内胆,让饮水机危害凸显。具体如下:饮水机久煮产生“千滚水”。饮用水在热胆内经反...[详细]
2023-11-16 07:01
女性私处如果清洁不当会有哪些隐患
女性私处如果清洁不当会有哪些隐患
调查显示,中国女性有40%患有不同程度的妇科疾病,已婚妇女患病率更是高达70%。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私处清洁不当引起的。一些简单的小隐患会引发私处健康大麻烦!原因就是这些隐患隐藏在生活习惯中,且短时间内又不会引发问题,特别容易让人...[详细]
2024-02-21 09:45
私处恶臭? 需警惕妇科病!
私处恶臭? 需警惕妇科病!
任何一种阴道炎都可能产生异常气味。最普通的阴道炎是念珠菌性阴道炎,症状轻者可以感染几年而没有明显症状。慢性宫颈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子宫内膜炎、宫腔积脓、阴道异物等,下身会出现臭味。白带呈脓性,颜色为黄色或黄绿色。最奇异最难...[详细]
2023-11-15 08:10
阴囊受伤处理不当警惕不育症
阴囊受伤处理不当警惕不育症
男性外生殖器暴露于体外,受暴力打击出现外伤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如足球运动员被有力的足球击中或被踢伤阴囊;从事某种体力劳动时用力不当,阴囊部被棍棒、石块、器械等撞击等等。引起阴囊内出血和阴囊血肿,非常疼痛。这时进行检查,可以看...[详细]
2024-11-08 10:40
卫生棉条禁忌多 用法不当会中毒死亡
卫生棉条禁忌多 用法不当会中毒死亡
卫生棉条是不少女性会用到的,它是接触女性阴道最接近的物品,因此,使用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如果使用不当,还可能导致中毒死亡。英国一位年仅14岁的少女在初次使用卫生棉条时,因不了解卫生棉条导致中毒身亡。这位使用卫生棉条中毒身亡的女生使用了吸...[详细]
2023-11-16 12:29
内衣裤清洗不当警惕招来妇科疾病
内衣裤清洗不当警惕招来妇科疾病
内衣裤是女人最贴身的衣物,如何清洗内衣内裤呢?如果清洗不当,会招来妇科疾病。一起跟小编来看看女性应该如何清洗内衣裤吧?内衣内裤与外衣能一起机洗?有些人为了偷懒,将换下来的衣物全部扔进洗衣机,其实这是非常不卫生的。由于霉菌可以在皮肤表面...[详细]
2023-11-15 13:03
别让亚健康缠上您!
别让亚健康缠上您!
近年来,“亚健康”这个词渐渐为人们所认识,然而,真正了解它、懂得如何发现与治疗的人却不多。37岁的银行女职员姚小姐,由于工作压力大,经常失眠、四肢无力、头晕、头痛。姚小姐十分焦急,四处求医。因为常感到心悸、胸闷,于是先去心内科检查,出...[详细]
2024-04-04 15:34
治早泄别让妻子帮忙
治早泄别让妻子帮忙
点击全面了解早泄许多医生认为夫妻双方共同参与早泄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调查表明,女方不能长期密切配合,也是导致早泄远期疗效降低的最主要原因。专家指出,行为训练是传统的早泄治疗方法,要求在男性感觉到性刺激强烈,快要射精时,立刻停止,...[详细]
2023-11-15 06:22
走路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
走路时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妊娠后期或慢性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盆底肌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盆腔脏器,当肌肉弹性...[详细]
2025-11-23 12:34
走路多了容易得什么病
走路过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滑膜炎、跟腱炎、应力性骨折及拇外翻等疾病。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姿势不当会导致足部、关节及软组织慢性损伤,需结合个体体质与运动强度综合判断。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详细]
2025-11-23 11:56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时大腿根疼可能与肌肉拉伤、髋关节病变、腰椎问题、腹股沟疝或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48小...[详细]
2025-11-23 11:18
走路肚子发胀是怎么回事
走路肚子发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益生菌、使用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或吃饭时吞咽过多空...[详细]
2025-11-23 10:41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可能由肌肉拉伤、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内收肌群拉伤,表现为大腿根...[详细]
2025-11-23 10:03
走路不痛蹲下弯曲痛的很
走路不痛但蹲下弯曲时疼痛明显,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或韧带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下蹲时压力增大引发疼痛。可通...[详细]
2025-11-23 09:25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最好的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恐狂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正念减压训练及抗焦虑药物等方式综合干预。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详细]
2025-11-23 08:47
总有来事的感觉为啥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月经迟迟不来,可能与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或围绝经期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排查,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或盆腔超声。1.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详细]
2025-11-23 08:09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表现,通常与激素波动、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若排除妊娠可能,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激素水平紊乱是常见诱因,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会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详细]
2025-11-23 07:31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可能由饮水量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频繁排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水量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每...[详细]
2025-11-23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