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疫苗即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又称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其接种后需要观察多久才能明确产生抗体,通常需要观察7-14天。
出血热疫苗是一种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主要手段,其原理是通过注射疫苗后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起到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作用。出血热疫苗注射后约7-14天,体内就会产生相应的抗体。但由于不同人群的个体差异性,或是注射疫苗后未能及时产生抗体,可能会影响疫苗的效果,因此需观察7-14天。
出血热疫苗的安全性较高,副作用较小,常见有注射部位疼痛、发痒、硬结、轻微红肿等,少数人接种后可能出现弥漫性红斑或荨麻疹样皮疹,一般无需特殊处理,2-3天即可自行消失。还有可能出现罕见的过敏性休克、急性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皮肤病、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出血热疫苗的接种对象为疫区或是有鼠疫、登革热等接触史的人群,其免疫程序为2-1-6周内进行两次接种。在接种完出血热疫苗后应留观半小时左右,以免出现不良反应而处理不及时。同时对该疫苗过敏或是易过敏人群应禁止接种该疫苗,处于发热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期、有免疫缺陷、癫痫和其他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者应慎用。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