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晶状体透明度降低或颜色改变导致光学质量下降的退行性改变,与年龄、遗传、代谢、外伤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临床表现、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裂隙灯检查等方法确诊。
1、临床表现:患者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如视物模糊、复视、物体变形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单眼多视、色觉改变、皮质盲或无晶状体眼等症状;
2、视力检查:患者视力可出现进行性下降,且与年龄相关,40岁以上患者出现视力下降时,发生近视的可能性较大,可表现为近视力正常,远视力下降,且原有的近视度数可能会增加;
3、眼压检查:由于晶状体可产生晶状体蛋白聚糖,具有不扩张的物质张力作用,晶状体蛋白聚糖具有高度黏稠的特性,因此晶状体发生病变时,可以引起聚糖物质的含量增加,进而引起眼压升高,可通过眼压检查辅助诊断;
4、裂隙灯检查:裂隙灯检查能观察到晶状体混浊,并了解病变深度,可发现患者有小白点或絮状混浊,如果混浊加重,则混浊区扩大。
除上述症状以外,白内障还可通过眼底检查、角膜内皮镜检查等方法确诊。白内障多采取手术治疗,可通过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等方法治疗,并在术后遵医嘱应用吡诺克辛钠滴眼液、法可林滴眼液等药物预防感染。同时,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度用眼,定期复查,避免延误病情。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