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性功能衰退通常从40岁后逐渐显现,与睾酮下降、血管病变、慢性病、心理压力及不良生活习惯相关。
睾酮水平在30岁后每年下降1%-2%,40岁后可能引发勃起硬度减退、性欲降低。治疗可考虑睾酮替代疗法,需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后使用十一酸睾酮胶丸、睾酮贴片或注射剂。配合锌元素补充牡蛎、牛肉和维生素D3有助于激素合成。
动脉硬化导致阴茎血流减少,常见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建议定期检测血糖血脂,服用他汀类药物控制胆固醇。临床常用PDE5抑制剂如西地那非、他达拉非改善血流,严重者需阴茎血管重建手术。
前列腺炎、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直接影响性功能。慢性前列腺炎需抗生素左氧氟沙星、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者补充优甲乐可改善症状,糖尿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
工作压力、焦虑抑郁会抑制性兴奋中枢。认知行为疗法可缓解表现焦虑,短期使用达泊西汀改善早泄。每周3次有氧运动慢跑、游泳提升体内内啡肽水平,睡前冥想练习降低皮质醇。
长期吸烟导致血管内皮损伤,酒精抑制中枢神经功能。戒烟后6个月血流可改善30%,限制饮酒量每日≤25克。深蹲、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量,地中海饮食橄榄油、深海鱼保护血管弹性。
保持规律性生活频率每周1-2次可延缓功能衰退,50岁以上建议每年检测PSA和睾酮。日常摄入富含精氨酸的食物核桃、芝麻促进一氧化氮合成,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出现持续3个月以上的勃起障碍需排除心血管疾病风险,夜间勃起监测可区分生理性或心理性病因。太极拳等柔韧训练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必要时采用低强度体外冲击波治疗促进血管新生。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