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怀疑自身患有淋病,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临床上主要通过直接涂片法、培养法、核酸检测等进行诊断。由于淋病具有传染性,因此一旦确诊需要积极治疗。
一、直接涂片法
取患者尿道口或者宫颈的分泌物在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有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则可以初步判断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对于有不洁性生活的患者来说,该方法是筛查淋病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培养法
将患者的分泌物接种于特殊的培养基上,然后放在35-36℃的环境中培养24-72小时后,再用油镜查菌,可见到典型的脓胞生长,此时可作出淋病的诊断。但淋球菌容易被抗生素杀死,所以培养时要使用特殊的方法抑制其他细菌生长,并且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
三、核酸检测
1.聚合酶链反应:即PCR检测,是一种灵敏度较高的技术,可以在短时间内对大量样本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只要10-50pg的DNA即可检出。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急性期或症状严重者的诊断。
2.核酸探针杂交试验:此方法比较敏感,而且特异性强,可以通过分子杂交的方式检测标本中的淋球菌抗原,从而辅助临床做出准确的诊断。
四、免疫学检查
常用的包括补体结合试验、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颗粒凝集试验等,这些方法简便快速,阳性率高,适合大规模筛选检验。一般认为当滴度>1:64时有诊断意义,但是要注意的是,有些慢性淋病患者的病情虽然稳定,但其滴度可能仍然较高。
除了上述常见的几种方式外,还可以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检查、基因诊断等方式来帮助诊断淋病。如果经过一系列检查后发现存在淋病,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药物治疗,如注射头孢曲松钠、大观霉素等。同时还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的情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