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是由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障碍,常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最常见的眼科疾病,此病多发于视觉功能较差的人群,但并不是每个患者都会发展到此病症,每个患者病情不同,所以起病时间也会有所不同,大部分患者可能在3-10年内发展到视力严重受损的情况,少部分患者可能在10年后逐渐好转。
1、初发型:初发型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出现部分混浊,从而出现视力下降,在明确诊断后,可采用药物进行治疗,如维生素C、谷胱甘肽等,也可遵医嘱应用吡诺克辛滴眼液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型白内障临床进展较快,可能在3-5年内就会发展到视力严重受损的情况;
2、迟发型:迟发型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混浊时间较长,晶状体发生营养或代谢障碍,从而产生并发症,患者可出现视力模糊、视力下降等症状,这种情况可遵医嘱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等药物进行缓解,部分患者可能在10年左右才会发展到视力严重受损的情况;
3、原发型:原发型白内障是由于晶状体先天性发育异常导致的晶状体混浊,这种情况一般不用进行特殊治疗,可遵医嘱通过定期复查来观察晶状体混浊的进展情况,部分患者在10年左右视力可得到改善;
4、继发型:继发型白内障是由于其他眼部疾病导致晶状体混浊,如葡萄膜炎、视网膜脱离等,此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病治愈后,白内障可能会在10年左右的时间逐渐好转。
白内障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按眼睛,避免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或看书,饮食上建议以清淡为主,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菠菜、橙子等。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