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男性健康 > 男性常见病 > 正文

推荐三种治疗精液异常的中医配方

发布时间: 2024-03-03 11:4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不孕不育不仅是家庭关注的问题,也是全人类关心的问题,据权威组织调查显示,目前全世界约有5%~8%的育龄期夫妇存在不育问题,每年约有200万的不育夫妇产生,而其中约有一半是由男性不育引起的。

男性不育的问题中,通过检查,专家发现精液、精子异常是最常见原因,包括精子的数量:计数、精液量、精子活动率、精子活动力和精子异型率等等。从西医方面,除消除致病因素外,多对症治疗,常见采用激素疗法、人类生殖辅助技术,但存在着成功率不高等问题,中医中药特色疗法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占有重要的位置,有其独特优势。

下面谈谈几个中医的专方:

1.益肾强精方

淫羊藿15克,肉苁蓉10克,制首乌15克,枸杞子12克,制黄精15克,当归10克,熟地20克,川断10克,狗脊10克,山萸肉12克,锁阳10克,大枣20克。

2.益肾生精方

熟地25克,山药15克,枸杞子10克,山茱萸10克,怀牛膝10克,菟丝子15克,龟版12克,鳖甲12克,丹皮10克,天麦冬各10克,大枣20克。

3.养血益精方

党参15克,北芪10克,白术10克,白芍10克,当归10克,熟地15克,茯苓10克,川芎10克,肉桂5克,制首乌15克,黄精15克,大枣20克。

以上各方可根据临床辨证施治,分别“对号入座”。一般每服6天,停1天,连续4~5周饮用,复查精液,精子质量将有一定程度的改善和提高。至于精子异常属郁、淤、痰、湿热等实证类型不适应上方。

当然,这些都只是中药的配方,至于效果如何,要看个人,不过小编建议有不育困扰的男同胞们,如果不能对这些配方很了解的话,最好到药店进行配置,这样效果会更佳。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胃病的治疗:三种经典食疗配方
胃病的治疗:三种经典食疗配方
不良的饮食习惯很容易导致胃病,现代很多白领MM就是因为这样多数有慢性胃病。俗话说“胃贵在养”,平时的调养很重要。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三种胃病的食疗方法。胃病食疗偏方一:配方和服法:红枣500克,煮熟去皮核。取枣肉250克,鸡内金60克...[详细]
2023-12-14 11:41
精子精液异常的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的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可能存在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病理因素常见的有精索静脉曲张、少精症、弱精症、无精子症等。在治疗时,需要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一、生理因素:如果男性频繁手淫或者是过度性生活,可能会导致精子数量...[详细]
2023-11-14 09:42
补睾丸的中药配方 三种补睾丸配方介绍
补睾丸的中药配方 三种补睾丸配方介绍
睾丸是男性身体中比较关键的部位,无论想要拥有健康的宝宝,还是提升家庭的幸福度,睾丸是否健康是很重要的,现在很多男性平时工作忙,作息时间、饮食等方面不规律,就会给睾丸带来伤害,所以男性想要健康,一定要保护睾丸,下面就来看看,补睾丸的中药...[详细]
2024-03-03 11:44
精子精液异常怎么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怎么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可能存在生理因素、病理因素。病理因素常见的有精索静脉曲张、少精症、弱精症、无精子症等。病因不同,采取的治疗方式也不一样。一、生理因素:如果男性长期没有性生活,或者是频繁手淫,导致精囊中精液储存量过少,就会出现精子异常的情...[详细]
2023-11-16 08:59
精子精液异常如何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如何治疗
精子精液异常,可能是由于不良生活习惯、前列腺炎、精囊炎、输精管梗阻等因素导致。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后再进行针对性治疗。1、不良生活习惯:男性长期过度手淫、经常熬夜、吸烟、饮酒等,可能会导致精子质量下降,出现精子异常的情况。建议...[详细]
2023-11-14 16:26
精液异常怎么办
精液异常怎么办
精液异常是指精液的色、量、形态计数、活动力、活动率。液化情况等不在正常生养范围之内,此症是男性学科棘手题目之一。精液异常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极为复杂,涉及面甚广,在证治方面,经反复研究探讨,审病求因,辨证论治,其病机皆属精...[详细]
2023-11-22 07:44
中药治疗精子精液异常不育
中药治疗精子精液异常不育
专家先容,因精子异常不育的男子最好选择在夏季治疗。专家解释,夏季精子的质量最差,在这一时期精液中的不成熟精子最多,而精子的成熟周期是三个月,假如夏季治疗,经过一个夏天的周期,等到秋天之时精子会活力最强,若此时再怀孕,受孕几率可以大大进...[详细]
2023-12-27 10:31
中医推荐秋季的补血食谱
中医推荐秋季的补血食谱
秋冬季节是进行食补的好季节,而女性这个时候最注重的就是补血,那如何补血呢?在秋季,中医推荐贫血患者可以多吃白萝卜、花生汤等膳食,以便缓解贫血症状达到彻底康复。推荐食谱:白萝卜花生汤、芦笋清炒黑木耳。血虚是指由于血液不足或血液濡养功能减...[详细]
2023-11-16 07:03
中医推荐辅助治疗糖尿病的食谱
中医推荐辅助治疗糖尿病的食谱
治疗糖尿病除了采用药物治疗外,患者在日常中也要坚持食疗辅助疗法,这样的恢复效果才更明显。那么,糖尿病患者日常的食疗方有哪些呢?跟着小编来学习了解吧。1、五谷杂粮粥材料:大米10克、小米15克,燕麦片、玉米粒、绿豆共25克,青菜叶50克...[详细]
2023-11-16 14:24
治疗痔疮:中医推荐十种偏方
治疗痔疮:中医推荐十种偏方
如果您想免受痔疮的困扰,那么平时一定要注意饮食,不要食用辛辣食物,还要养成好的排便习惯。但是如果您还是患上了痔疮,不妨利用治疗痔疮偏方进行治疗。小编给大家介绍几种中医痔疮的治疗偏方,希望对您有帮助。中医介绍,痔疮痔疮发作时,多现肛门坠...[详细]
2023-11-16 09:01
性功能下降可以吃睾丸素吗
性功能下降可以吃睾丸素吗
性功能下降可通过补充睾丸素改善,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具体涉及激素替代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营养补充、心理干预和原发病治疗。1、激素替代:睾丸素水平不足是性功能下降的常见原因,血清检测确认缺乏后可考虑激素治疗。处方药物包括十一酸睾酮胶丸...[详细]
2025-04-14 23:08
吃睾丸酮增长20厘米怎么办
吃睾丸酮增长20厘米怎么办
睾丸酮补充需严格遵医嘱,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内分泌紊乱、心血管风险等严重副作用,科学增高应通过骨垢线检测、生长激素调节、营养补充、运动刺激及睡眠优化综合干预。1、医学检测:成年男性骨垢线闭合后无法自然增高,需通过X光检测确认骨骼状态。若骨...[详细]
2025-04-14 23:03
前列腺钙化是什么怎样检查前列腺钙化
前列腺钙化是什么怎样检查前列腺钙化
如果您是一位前列腺炎患者,除了要清楚前列腺炎的常识外,还必须了解前列腺钙化。究竟什么是前列腺钙化?前列腺钙化有什么危害?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学习一些常见的前列腺钙化知识吧。前列腺钙化灶是病菌的藏身之所,药物、微波等都是无法清除的,这也是慢...[详细]
2025-04-14 22:59
不吃早饭会导致月经失调吗
不吃早饭会导致月经失调吗
长期不吃早饭可能通过影响内分泌系统导致月经失调,主要涉及激素紊乱、代谢异常、营养缺乏、免疫力下降、消化功能减弱等因素。1、激素紊乱:空腹状态持续过久会刺激皮质醇分泌,打乱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促卵泡激素和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异常直接影...[详细]
2025-04-14 22:59
女生低血糖吃什么好的最快
低血糖时快速缓解可选择含糖食物,葡萄糖片、蜂蜜水、果汁能迅速提升血糖水平。1、葡萄糖片:葡萄糖片是单糖结构,口腔黏膜直接吸收,3-5分钟起效。建议随身携带,发作时咀嚼1-2片。注意选择无添加剂的医用级产品,糖尿病患者需监测后续血糖波动...[详细]
2025-04-14 22:56
母乳喂养对母亲有哪些好处
母乳喂养对母亲有哪些好处
母乳喂养对母亲的好处包括促进子宫恢复、降低疾病风险、帮助体重管理、增强母婴情感联结、节省时间和经济成本。1、子宫恢复:哺乳时体内分泌的催产素能加速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量,帮助子宫更快恢复到孕前状态。每日坚持母乳喂养6次以上,产后6周...[详细]
2025-04-14 22:56
晨勃代表性功能正常吗
晨勃代表性功能正常吗
晨勃是男性夜间阴茎勃起的自然现象,与性功能正常与否无直接因果关系,影响因素包括激素水平、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年龄变化和疾病干扰。1、激素波动:睾酮水平在清晨达到峰值,刺激海绵体充血形成晨勃。激素分泌异常可能减少勃起频率,需检测血清睾酮...[详细]
2025-04-14 22:54
女生生理期吃什么食物补血
女生生理期吃什么食物补血
生理期补血可多摄入含铁、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推荐动物肝脏、红肉、菠菜、红枣、樱桃。1、动物肝脏:猪肝、鸡肝等动物肝脏富含血红素铁,吸收率高达15%-35%,是补血效率最高的食物。建议每周食用1-2次,每次50-80克,搭配青椒快炒...[详细]
2025-04-14 22:52
经期补气血吃什么最好最快
经期补气血吃什么最好最快
经期补气血最快可通过红枣、动物肝脏、黑芝麻等食物配合适度运动实现。1、红枣补血:红枣富含铁元素和环磷酸腺苷,能促进血红蛋白合成。每天食用5-8颗干枣或煮红枣枸杞茶,搭配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可提升铁吸收率。脾胃虚弱者建议去皮食用。2、...[详细]
2025-04-14 22:51
男的经常开车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男的经常开车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长期驾驶对男性健康的影响涉及腰椎损伤、前列腺压迫、代谢紊乱、心理压力和睡眠障碍,需针对性调整驾驶习惯并加强健康管理。1、腰椎损伤:驾驶时久坐导致腰椎间盘压力增加5倍,座椅角度不当会加速椎体退行性病变。物理治疗推荐麦肯基疗法,每天做腰部...[详细]
2025-04-14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