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猫牛式、婴儿式等瑜伽动作能温和刺激盆腔区域,促进子宫血液循环。
仰卧屈膝抬臀的动作能直接按摩下腹部,增强子宫周围肌肉力量。保持姿势时腹式呼吸5-8次,每天练习3组可改善宫寒。注意腰椎不适者需在臀部下垫瑜伽砖缓冲压力。
四足跪姿交替拱背与塌腰能调节内分泌系统。配合吸气塌腰、呼气拱背的节奏,每次练习10个循环,通过脊柱波动带动子宫韧带活动,缓解经期坠胀感。手腕疼痛者可改用前臂支撑。
跪坐前屈的放松体式能舒缓盆腔紧张。双膝分开略宽于髋部,腹部贴大腿保持1-2分钟,温和压迫下腹部的动作有助于调节雌激素水平。孕晚期或膝盖受伤者可用抱枕支撑胸腹部。
脚掌相触的坐姿能打开髋关节促进盆腔供血。双手握脚前倾时保持背部平直,停留30秒以上,这个动作特别适合久坐人群改善子宫血液循环。腹股沟拉伤者需在臀部垫高坐垫。
平躺屈膝倒向两侧的体式能缓解子宫充血。每侧停留1分钟,通过温和扭转刺激卵巢功能,经期练习可选用双腿并拢不倒向一侧的变体。严重腰椎间盘突出者需避免这个动作。
建议搭配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和深绿色蔬菜,经期前后可每天练习20分钟温和流瑜伽。经量过多时暂停倒立体式,选择侧卧英雄式等放松体式。持续三个月以上规律练习能明显改善痛经和经期紊乱,但出现异常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停止并就医检查。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