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下降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见治疗方式包括降压药、降糖药、中成药、促红细胞生成素、磷结合剂。
高血压是肾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依那普利能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氯沙坦可延缓肾功能恶化;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适用于合并冠心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钾和肌酐水平。
糖尿病肾病需严格控制血糖,SGLT-2抑制剂如恩格列净、达格列净具有肾脏保护作用;GLP-1受体激动剂如利拉鲁肽可减轻肾脏炎症;二甲双胍在eGFR>30时仍可使用。避免使用经肾脏排泄的磺脲类药物。
尿毒清颗粒通过大黄素促进毒素排泄;肾衰宁胶囊含丹参改善肾微循环;黄葵胶囊降低尿蛋白。需注意中成药可能含钾量高,肾功能3期以上患者慎用,避免与西药相互作用。
肾功能下降常伴肾性贫血,重组人促红素如益比奥每周皮下注射3次;罗沙司他为口服促红素刺激剂;同时需补充铁剂如蔗糖铁静脉注射。治疗目标血红蛋白维持在100-120g/L。
高磷血症加速肾功能恶化,碳酸镧咀嚼片餐中服用;司维拉姆可降低血磷且不升高血钙;醋酸钙适用于低钙患者。需将血磷控制在1.13-1.78mmol/L,同时限制高磷食物摄入。
肾功能下降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建议0.6-0.8g/kg,优先选择鸡蛋、鱼肉等优质蛋白;每周进行3-5次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严格控制血压<130/80mmHg,血糖化血红蛋白<7%;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NSAIDs、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每3-6个月监测肾功能指标。早期干预可延缓疾病进展,晚期需考虑肾脏替代治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