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养生保健 > 中医养生 > 正文

宝宝咳嗽支气管炎怎么护理

发布时间: 2023-11-13 14:5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宝宝咳嗽支气管炎,可通过调整饮食、口服药物、雾化吸入、静脉输液等方式护理。宝宝咳嗽、支气管炎多由于过敏、病原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1、调整饮食:宝宝咳嗽、支气管炎期间,应注意避免给宝宝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局部刺激,致使咳嗽、支气管炎症状加重。可给宝宝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鸡蛋羹等,有助于补充营养,促进病情恢复;

2、口服药物:宝宝咳嗽、支气管炎可遵医嘱服用止咳化痰药物进行治疗,如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氨溴特罗口服溶液等。若感染情况较重,还可遵医嘱服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如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颗粒等。如果存在气喘等症状,还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解痉药物进行治疗,如硫酸沙丁胺醇片、氨茶碱片等;

3、雾化吸入:若宝宝咳嗽、支气管炎病情严重,在口服药物的同时还可配合雾化吸入治疗,如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用溶液等药物,有助于改善局部炎症反应,缓解不适症状;

4、静脉输液:若宝宝咳嗽、支气管炎病情发展较快,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及时给予静脉输液治疗,如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控制感染,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

除此之外,宝宝咳嗽支气管炎还可通过佩戴口罩、适当开窗通风等方式保持周围环境卫生,家长应定期带宝宝到医院复查,明确恢复情况。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宝宝咳嗽支气管炎护理
宝宝咳嗽支气管炎护理
宝宝咳嗽支气管炎,可通过调整饮食、环境护理、物理护理、药物护理等方式进行护理。宝宝咳嗽支气管炎多是由于病原微生物感染、物理或化学刺激,以及过敏等因素引起,建议家长在医生的正确指导下进行护理。1、调整饮食:宝宝咳嗽支气管炎时,要注意给宝...[详细]
2023-11-15 13:53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需要做好饮食护理、环境护理、生活护理等。同时还需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如抗感染药物、止咳化痰药物等。一、饮食护理:1、清淡饮食: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时,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咽喉部造成刺激,导致咳嗽症状加重;2...[详细]
2023-11-13 10:51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护理,主要包括日常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治疗等。家长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变化情况,如果症状加重,建议及时就医。1、日常护理:家长要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咳嗽的症状。同时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和湿度适宜。...[详细]
2024-01-17 05:04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咋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咋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家长可以通过一般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护理。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1、一般护理:家长应注意给宝宝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咳嗽的症状。同时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有...[详细]
2023-11-13 05:08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怎么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怎么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家长需要做好护理工作,包括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环境护理、药物治疗等。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生活护理: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时,家长应让宝宝多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咳嗽症状。同时注意室内通风,保持空气...[详细]
2024-01-18 12:59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护理措施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护理措施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家长要注意做好日常护理措施,如注意保暖、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食调理等。还要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1、注意保暖: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时,家长应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加重病情。同时也要避免让宝宝长时间处于寒冷的...[详细]
2023-11-14 15:35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发烧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发烧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发烧时,家长需要做好宝宝的护理工作,如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注意饮食、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如果宝宝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宝宝支气管炎咳嗽、发烧时,家长应尽量让室内的空气保持流通,避免...[详细]
2023-11-15 11:55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日常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日常护理
宝宝支气管炎咳嗽的日常护理,主要包括饮食调理、环境调整、生活管理、药物治疗等。家长应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变化,如果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及时就医。1、饮食调理:宝宝支气管炎咳嗽时,可以适当吃一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香蕉、菠菜、芹菜等...[详细]
2023-11-15 12:47
宝宝过敏支气管炎咳嗽如何护理
宝宝过敏支气管炎咳嗽如何护理
宝宝过敏支气管炎咳嗽,在护理上需要注意调整饮食、改善环境、适当运动、做好保暖、保持良好心情等,以帮助缓解不适症状,促进疾病恢复。1、调整饮食:宝宝过敏出现咳嗽的症状,要注意调整好宝宝的饮食,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可以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详细]
2023-11-16 15:03
宝宝咳嗽能咳嗽支气管炎吗
宝宝咳嗽能咳嗽支气管炎吗
宝宝咳嗽不一定能咳嗽。咳嗽是人体的保护性反应,当呼吸道黏膜或者胸膜受到刺激时,人体就会通过咳嗽的方式,将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排出,从而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宝宝咳嗽可能是冷空气刺激、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异物刺激等原因引起,不一定就是支气...[详细]
2024-01-06 11:49
早上起来一直吐是怎么回事
早上起来一直吐可能由妊娠反应、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胆囊炎、前庭神经炎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长期呕吐可能导致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建议及时明确病因。1、妊娠反应育龄期女性晨起呕吐需优先排除怀孕。妊娠早期体...[详细]
2025-10-31 17:00
早上起来小肚子胀气怎么回事
早上起来小肚子胀气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慢性胃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促胃肠动力药、补充益生菌、就医检查等方式缓解。1、饮食不当夜间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或睡前暴...[详细]
2025-10-31 16:22
早上起来大腿内侧疼怎么回事
早上起来大腿内侧疼怎么回事
早上起来大腿内侧疼可能与肌肉拉伤、韧带损伤、髋关节病变、腰椎问题或妇科男科疾病有关。建议观察疼痛性质并记录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加重损伤。肌肉过度使用或运动前热身不足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轻微撕裂,表现为起床时局部酸痛,活动后逐渐缓解。...[详细]
2025-10-31 15:44
早上空腹摇呼啦圈有什么好处
早上空腹摇呼啦圈有什么好处
早上空腹摇呼啦圈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加速脂肪代谢,但需注意低血糖风险。空腹状态下摇呼啦圈能通过腹部运动刺激消化系统,同时调动脂肪供能,但运动强度需根据个人体质调整。空腹时摇呼啦圈可增强腹部肌肉收缩频率,帮助唤醒休眠的胃肠功能。此时体内...[详细]
2025-10-31 15:06
早起后背发紧是什么原因
早起后背发紧是什么原因
早起后背发紧可能与睡眠姿势不当、肌肉劳损、颈椎病、筋膜炎或骨质疏松等因素有关。该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僵硬、活动受限,部分人群可能伴随酸痛或麻木感。1、睡眠姿势不当长时间保持固定睡姿可能导致背部肌肉受压,血液循环不畅引发僵硬。建议选择软硬...[详细]
2025-10-31 14:28
早晨小腹疼是什么原因
早晨小腹疼是什么原因
早晨小腹疼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泌尿系统感染、妇科疾病或肠道寄生虫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饮食不当夜间进食生冷、辛辣或变质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导致晨起后出现阵发性绞痛。伴随症状包括腹胀、反酸或腹泻...[详细]
2025-10-31 13:50
在医院冲洗三次炎症会消吗
在医院冲洗三次炎症会消吗
在医院冲洗三次炎症是否消退需结合具体病情判断。炎症消退与感染类型、病原体耐药性、个体免疫力等因素相关,部分患者冲洗三次可见效,顽固性感染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治疗。对于急性浅表性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炎或尿道炎,规范冲洗三次配合抗菌药物通常能有...[详细]
2025-10-31 13:12
在性唤起中起作用的是
在性唤起中起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神经系统、激素水平、心理状态、感官刺激和血管反应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性唤起的发生和强度。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在性唤起中扮演关键角色,尤其是自主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中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负责处...[详细]
2025-10-31 12:34
在套里加一张纸会延长时间吗
在安全套内加一张纸通常不会有效延长性行为时间,反而可能增加安全风险。这种行为可能影响避孕套的防护效果,导致破裂或滑脱。安全套的设计经过严格测试,其材质厚度与延展性已平衡防护性与舒适度。额外添加纸张会改变套体受力分布,纸张边缘可能摩擦导...[详细]
2025-10-31 11:56
在宿舍被孤立排挤怎么办
在宿舍被孤立排挤可通过主动沟通、调整心态、寻求外部支持、转移注意力、改善人际关系等方式缓解。宿舍矛盾通常由性格差异、生活习惯冲突、误解或偏见、缺乏包容性、社交能力不足等原因引起。1、主动沟通直接与室友坦诚交流是化解矛盾的关键。选择合适...[详细]
2025-10-31 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