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病毒属于黄病毒科,是一种单链RNA病毒,感染后可引起登革热。登革热是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全身肌肉酸痛、皮疹、出血倾向等为特征,病程中可出现休克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表现。
1、流行病学:登革热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人群普遍易感。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流行,如东南亚、太平洋岛屿等;
2、症状:登革热患者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寒战、畏寒等症状。此外还会出现头痛、肌肉酸痛、骨关节疼痛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皮疹,表现为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严重者可有出血倾向,如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皮肤瘀点等;
3、治疗:登革热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如高热时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服用退烧药进行治疗。如果存在血压下降的情况,则需要遵医嘱使用盐酸多塞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了出血倾向,则需要遵医嘱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
4、预防:登革热的预防主要是灭蚊和防止蚊虫叮咬,建议外出时穿长袖衣裤,避免去蚊虫较多的地方。如果居住在疫区,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蚊胺等驱蚊剂涂抹身体。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饮食上注意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