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戊肝疫苗后痒有肿块,可以先观察一段时间,或者用温水进行局部热敷,大多能够得到缓解。如果瘙痒和肿块比较严重,也有可能是过敏反应所引起,此时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应用药物治疗。
1、观察一段时间:戊肝疫苗是一种预防性疫苗,可用于预防戊肝病毒感染,注射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在注射后可能会产生变态反应,从而引起皮肤瘙痒或者肿块,如果瘙痒和肿块比较轻微,大多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但是要做好局部护理措施,避免用手抓挠,也可以使用热毛巾热敷,有利于消肿;
2、用温水进行局部热敷:在注射戊肝疫苗后出现瘙痒和肿块,也有可能是药物不良反应所致,可以使用温水进行局部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缓解瘙痒和肿块;
3、药物治疗:如果注射疫苗后瘙痒和肿块比较严重,伴有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可能是过敏反应所造成。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比如氯雷他定片。如果出现低烧症状,也可以采取物理方法降温,如使用退热贴等。
注射疫苗后应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抽烟、饮酒等不良习惯。同时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渗出等异常情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