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男性性功能可能由遗传因素、慢性疾病、药物副作用、心理压力、不良生活习惯引起,改善需针对性调整生活方式并就医排查病理因素。
部分男性存在先天性激素分泌异常或生殖系统发育缺陷,如卡尔曼综合征会导致促性腺激素不足。需通过基因检测确诊,治疗采用睾酮替代疗法十一酸睾酮、丙酸睾酮、促性腺激素注射HCG、FSH或垂体激素调节药物。
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性疾病会损伤血管内皮功能,影响阴茎血流灌注。控制原发病是关键,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西地那非辅助勃起功能,同时需监测血压血糖达标值空腹血糖<6.1mmol/L,血压<140/90mmHg。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降压药氢氯噻嗪及激素类药物可能抑制性欲。可与医生协商调整用药方案,如替换为对性功能影响较小的降压药氯沙坦、抗抑郁药安非他酮,必要时联用睾酮凝胶补充治疗。
焦虑抑郁状态会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抑制睾酮分泌,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错误性观念,正念训练降低压力激素水平,严重时短期联用丁螺环酮等抗焦虑药物。
长期熬夜降低褪黑素-睾酮转化效率,建议23点前入睡;吸烟会减少阴茎海绵体血流量,每日吸烟量控制在5支以下;过度健身导致氧化应激,每周力量训练不超过4次,单次≤90分钟。
饮食上增加牡蛎、牛肉等锌元素摄入,每日补充30mg锌;有氧运动选择快走或游泳,每周3次每次40分钟;避免穿紧身裤保持阴囊温度低于体温2-3℃。勃起功能障碍持续超过3个月需进行夜间勃起监测、阴茎血流超声等专科检查,器质性病变需考虑阴茎假体植入或血管重建手术。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