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健康百科 > 生殖健康 > 孕产母婴 > 正文

新生儿得了鹅口疮怎么办在家吃什么药能治好

发布时间: 2023-11-15 16:0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鹅口疮是一种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口腔黏膜上。对于患有鹅口疮的新生儿来说,在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1、保持宝宝清洁:每天给宝宝清洗口腔,并使用温水轻轻擦拭干净。注意不要用力擦洗或刺激到患处,以免加重疼痛和不适感。

2、避免食物残渣滞留:如果宝宝有吃奶瓶的习惯,请确保每次喂养后都彻底清理好乳头和奶嘴上的残留物。这有助于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降低再次发生鹅口疮的风险。

3、局部治疗: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涂抹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等在患处进行治疗。这些药物能够抑制真菌生长并减轻炎症反应。但要按照医嘱正确用药,并定期复查以评估疗效。

4、饮食调理:母乳是最佳的食物选择,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并且对婴儿有益。还可以适当添加益生菌制剂帮助维持肠道健康,增强免疫力。

5、补充维生素B族:缺乏维生素B族可能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增加患病风险。建议家长给患儿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或者口服复合维生素片剂。

6、加强护理:除了上述方法外,还要加强对患儿的观察和照顾。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咨询专业医师的意见。同时也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良好的心态,这对于恢复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

针对新生儿得鹅口疮的情况,家庭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通过以上的方法可以帮助缓解病情,加速康复过程。但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者出现其他并发症时,则应及时就医寻求专业的诊疗意见。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看病要趁早,不等待 不排队,全国知名专家 在线挂号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微信号:复禾健康,求医更省时更省心

相关推荐

最新发布

新生儿可以在家洗澡吗
新生儿可以在家洗澡吗
可以。但要注意一些事项,如温度、时间等。通常情况下,宝宝出生后就可以在家进行沐浴了。不过,在给宝宝洗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温度:在给婴儿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要适中,不能过热或太凉。一般来说,将水温控制在37℃左右是比较合适的。...[详细]
2023-11-14 08:15
严重早泄吃什么药能治好
严重早泄吃什么药能治好
严重早泄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西药等药物进行治疗。早泄是指射精时间过于短,一般少于一分钟者称为早泄,中医又称为精关不固,可能是由于肾虚、情志不畅、房事过度等原因所导致,建议积极就医,遵医嘱给予针对性治疗。一、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由熟...[详细]
2023-11-13 16:51
严重早泄吃什么药治好
严重早泄吃什么药治好
严重早泄可以通过服用中成药调理,如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归脾丸,也可以服用西药治疗,如盐酸达泊西汀、舍曲林等,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一、中成药:1、六味地黄丸:主要由熟地黄、山萸肉、山药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详细]
2023-11-15 14:43
孩子之前因为打消炎药得了鹅口疮
孩子之前因为打消炎药得了鹅口疮
鹅口疮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常见于婴幼儿。如果孩子之前因为打消炎药得了鹅口疮,可能是由于药物因素、护理不当等因素导致。一、原因1.药物因素:部分抗生素类的药物可能会抑制肠道正常菌群,使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而引发鹅口疮;2.护理不当...[详细]
2023-11-16 13:19
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治疗,需要买什么药涂抹
宝宝得了鹅口疮怎么治疗,需要买什么药涂抹
鹅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感染疾病,常见于婴幼儿。以下是针对鹅口疮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1.鹅口疮的症状及表现:鹅口疮主要表现为口腔内出现白色或灰白色的斑块状病变,有时会伴有疼痛、溃疡等症状。2.治疗方法:温盐水漱口:每天多次使用温盐...[详细]
2023-11-13 12:22
胃痉挛吃什么药能治好
胃痉挛吃什么药能治好
胃痉挛患者可以遵医嘱吃解痉止痛的药物、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以及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具体用药需要根据病因来判断。一、解痉止痛的药物1.阿托品:该类药物属于一种抗胆碱类药物,具有解除平滑肌痉挛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缓解胃肠道痉挛引...[详细]
2023-11-13 07:38
孕妇感冒吃什么药能治好?
孕妇感冒吃什么药能治好?
孕妇感冒吃什么药能治好?一般人患上了感冒,都会吃感冒药来治疗。但是孕妇感冒会比较究竟,由于孕妇身体状况特殊,因此在药物的选择上也必须有所要求。复禾健康网小编就来告诉您孕妇感冒吃什么药。在孕早期,高热影响胚胎细胞发育,对神经系统危害尤其...[详细]
2024-05-17 15:33
淋病能治好吗?淋病吃什么药呢
淋病能治好吗?淋病吃什么药呢
淋病一般是指由奈瑟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化脓性炎症,通常是可以治愈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药物进行治疗。1、头孢曲松钠:是一种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比如支气管炎、肺炎等,也可以用于治疗淋球菌...[详细]
2023-11-15 12:48
得了淋病吃什么药嘴合适
得了淋病吃什么药嘴合适
临床上,不存在得淋病吃什么药嘴巴合适的说法。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抗病毒类药物等进行治疗。1、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曲松钠注射液、盐酸多西环素片、阿奇霉素分散片等,此类药物可以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达到杀菌作...[详细]
2023-11-15 16:47
得了肺气肿的老人怎么在家护理
得了肺气肿的老人怎么在家护理
肺气肿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于支气管壁弹性纤维断裂、平滑肌增生和软骨化等病理改变导致。对于老年人来说,在家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症状。1、饮食调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膳食,尽量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吃辛辣刺激性...[详细]
2023-11-13 16:12
走路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
走路时感觉肚子和小腹往下坠可能与盆底肌松弛、盆腔器官脱垂、妊娠后期或慢性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盆底肌松弛是常见原因,多见于产后女性或长期腹压增高人群。盆底肌群像一张吊网支撑盆腔脏器,当肌肉弹性...[详细]
2025-11-23 12:34
走路多了容易得什么病
走路过多可能引发足底筋膜炎、膝关节滑膜炎、跟腱炎、应力性骨折及拇外翻等疾病。长时间行走或运动姿势不当会导致足部、关节及软组织慢性损伤,需结合个体体质与运动强度综合判断。足底筋膜炎是足底筋膜反复牵拉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常见于长期站立或行走...[详细]
2025-11-23 11:56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多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时大腿根疼可能与肌肉拉伤、髋关节病变、腰椎问题、腹股沟疝或股骨头坏死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大腿内侧肌群拉伤,表现为局部压痛和活动受限。急性期可通过冰敷缓解肿胀,48小...[详细]
2025-11-23 11:18
走路肚子发胀是怎么回事
走路肚子发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益生菌、使用胃肠动力药、心理调节等方式缓解。1、饮食不当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红薯等,或吃饭时吞咽过多空...[详细]
2025-11-23 10:41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是怎么回事
走路大腿根疼可能由肌肉拉伤、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腹股沟疝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理疗、药物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1、肌肉拉伤剧烈运动或姿势不当可能导致内收肌群拉伤,表现为大腿根...[详细]
2025-11-23 10:03
走路不痛蹲下弯曲痛的很
走路不痛但蹲下弯曲时疼痛明显,可能与膝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髌骨软化症、骨关节炎或韧带损伤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膝关节滑膜炎通常由过度劳累或受凉诱发,关节腔内积液增多导致活动受限,下蹲时压力增大引发疼痛。可通...[详细]
2025-11-23 09:25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的最好方法
走出恐狂症最好的方法是心理治疗结合药物干预。恐狂症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主要表现为对特定事物或情境的过度恐惧,可通过认知行为疗法、暴露疗法、系统脱敏疗法、正念减压训练及抗焦虑药物等方式综合干预。建议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详细]
2025-11-23 08:47
总有来事的感觉为啥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月经迟迟不来,可能与精神压力、内分泌失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妊娠或围绝经期等因素有关。建议结合自身情况初步排查,必要时就医检查激素水平或盆腔超声。1.精神压力长期焦虑、紧张等情绪波动可能抑制下丘脑功能,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详细]
2025-11-23 08:09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
总有来事的感觉但不来可能是月经失调的表现,通常与激素波动、精神压力、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因素有关。若排除妊娠可能,建议就医检查激素水平及盆腔超声。激素水平紊乱是常见诱因,长期熬夜或过度节食会导致下丘脑功能抑制,使促性腺激素分泌异常,表现为...[详细]
2025-11-23 07:31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总小便可能由饮水量过多、膀胱过度活动症、尿路感染、糖尿病、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频繁排尿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结合具体症状判断,必要时就医检查。1、饮水量过多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尿液生成增加,属于正常生理现象。每...[详细]
2025-11-23 0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