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性肠梗阻怎么治疗
动力性肠梗阻可通过调整饮食、胃肠减压、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动力性肠梗阻通常由肠道蠕动功能紊乱、术后肠麻痹、电解质紊乱、神经系统疾病、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急性期需禁食,待症状缓解后从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低渣半流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纤维食物,避免豆类、洋葱等产气食物。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配合适量温水缓解肠道压力。长期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增加发酵乳制品摄入调节菌群。
2、胃肠减压
通过鼻胃管持续负压吸引,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减压期间需监测引流量及性质,每2小时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保持通畅。同时记录腹围变化,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恢复。减压时间一般持续24-72小时,需防止电解质丢失。
3、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或匹维溴铵片调节肠道平滑肌收缩。严重痉挛时使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合并感染需联用头孢克肟颗粒。电解质紊乱者需静脉补充氯化钾注射液,神经源性梗阻可尝试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中医调理
采用大承气汤加减通腑泄热,或枳实导滞丸行气导滞。配合针灸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每日艾灸神阙穴20分钟。推拿治疗以摩腹法为主,沿结肠走向顺时针环形按摩。中药保留灌肠可用大黄、厚朴等煎剂,温度保持38-40℃。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机械性梗阻需行肠粘连松解术,坏死肠段切除后行端端吻合。腹腔镜手术创伤较小,术后早期下床活动预防再粘连。假性梗阻可尝试肠造瘘转流,严重结肠扩张时行盲肠造口减压。术后需持续胃肠减压,逐步恢复肠内营养。
日常应保持规律排便习惯,每日晨起饮用温水刺激胃肠反射。适度进行快走、瑜伽等运动增强腹肌力量,避免久坐不动。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观察肠道通畅情况。出现持续腹胀、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禁止自行使用泻药。长期便秘者可尝试益生菌制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18万次播放
1.35万次播放
1.31万次播放
1.03万次播放
1.0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