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漏尿如何治疗
产后漏尿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电刺激治疗、生物反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产后漏尿可能与妊娠分娩损伤盆底肌、盆底神经损伤、激素水平变化、肥胖、慢性咳嗽等因素有关。
1、盆底肌训练
通过有意识地收缩和放松盆底肌群增强肌肉力量。可采用凯格尔运动,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次持续数秒后放松。坚持训练有助于改善轻度压力性尿失禁。训练时需避免腹部用力,确保动作准确。
2、电刺激治疗
通过电极刺激盆底肌肉引发被动收缩,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适用于自主训练效果不佳或肌力较差者。治疗需在专业机构进行,每周数次,配合主动训练效果更佳。可能出现轻微刺痛感,但通常可耐受。
3、生物反馈治疗
借助仪器将肌肉收缩转化为视觉或听觉信号,帮助患者掌握正确收缩方法。能有效纠正错误用力方式,提高训练效率。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通常与电刺激联合应用。治疗期间可能出现肌肉疲劳感。
4、药物治疗
对于中重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米多君片、雌激素软膏等药物。盐酸米多君片通过增加尿道闭合压改善症状,但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局部雌激素制剂适用于绝经后患者,能改善尿道黏膜萎缩。须严格监测药物不良反应。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尿道中段悬吊术、膀胱颈悬吊术等术式。尿道中段悬吊术通过植入吊带加强尿道支撑,创伤较小;膀胱颈悬吊术适用于解剖缺陷严重者。术后需预防感染,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
产后漏尿患者应控制体重避免腹压增高,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刺激膀胱,咳嗽或打喷嚏时提前收缩盆底肌。穿着透气棉质内裤保持会阴清洁,避免便秘减少腹部用力。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根据恢复情况调整方案。哺乳期用药需特别谨慎,治疗前应告知医生哺乳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饭后多久适合喝酸奶?
- 2 几款食物能帮助降火呢?
- 3 怎样才能保存好荔枝呢?
- 4 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区别
- 5 动物心脏可以缓解失眠吗?
- 6 饭经常吃不好会怎样?
- 7 饭后需要多少时间才能运动?
- 8 冰酸奶香蕉吃了能清理肠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