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近视怎么引起的
儿童近视可能由遗传因素、用眼习惯不良、环境光线不足、营养缺乏、眼部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用眼习惯、改善环境、补充营养、佩戴眼镜、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
1、遗传因素
父母双方或一方患有高度近视时,儿童发生近视的概率明显增加。这类近视通常在学龄前即可出现,且进展较快。建议家长定期带孩子进行视力筛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若确诊近视,需遵医嘱使用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角膜塑形镜等延缓进展,避免发展为高度近视。
2、用眼习惯不良
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持续使用电子屏幕、读写姿势不正确等会导致眼轴过度增长。表现为看远模糊、频繁眯眼或揉眼。家长需监督孩子遵循20-20-20法则用眼20分钟后远眺20英尺外20秒,保持30厘米以上的阅读距离,每日户外活动1-2小时。
3、环境光线不足
昏暗光照下阅读或使用电子产品会加重睫状肌调节负担。学习区域应保证500勒克斯以上的光照度,避免在晃动的车厢或躺卧时用眼。夜间建议使用色温4000K以下的护眼台灯,搭配顶灯照明减少明暗对比。
4、营养缺乏
维生素A、叶黄素、DHA等营养素不足可能影响巩膜强度。日常可适量食用胡萝卜、菠菜、深海鱼等食物。临床可遵医嘱补充维生素A软胶囊、叶黄素酯片、藻油DHA凝胶糖果等制剂,但不可替代膳食摄入。
5、眼部疾病
先天性青光眼、圆锥角膜等疾病可能导致继发性近视。常伴有眼痛、畏光、视物变形等症状。需通过眼压测量、角膜地形图等检查确诊,可采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或进行角膜交联术等治疗。
预防儿童近视需建立全天候用眼管理机制。除保证每日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外,建议每3-6个月进行医学验光,建立屈光发育曲线。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奶制品及鱼类摄入,避免高糖食物影响巩膜代谢。已近视儿童应规范配镜,避免因模糊像加速近视进展,高度近视者需定期检查眼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84万次播放
6.27万次播放
6.24万次播放
5.9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