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塞该如何治疗
心肌梗塞可通过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脏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痉挛、高血压、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
心肌梗塞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溶栓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阿司匹林肠溶片、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等抗凝药物可防止血液凝固。注射用尿激酶等溶栓药物可溶解已形成的血栓。美托洛尔缓释片等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耗氧量。阿托伐他汀钙片等他汀类药物可稳定斑块,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2、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心肌梗塞的重要治疗手段,主要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通过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通过导管将溶栓药物直接注入冠状动脉溶解血栓。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需在发病后尽早进行。
3、手术治疗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或介入治疗失败的患者,可考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通过取患者其他部位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处建立旁路,恢复心肌血液供应。手术效果持久,但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4、心脏康复训练
心脏康复训练是心肌梗塞后重要的康复手段,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训练、呼吸训练等。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等可提高心肺功能。抗阻训练如弹力带训练可增强肌肉力量。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可改善呼吸功能。心脏康复训练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
5、生活方式调整
生活方式调整是心肌梗塞治疗的基础,包括戒烟限酒、合理饮食、控制体重、调节情绪等。戒烟可减少血管内皮损伤。限制饮酒可避免心脏负担加重。低盐低脂饮食可控制血压血脂。保持适宜体重可减轻心脏负荷。保持良好情绪可避免应激反应。生活方式调整需长期坚持。
心肌梗塞患者需长期规律服药,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饮食上应选择低盐低脂高纤维食物,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暴饮暴食。运动方面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心理上应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焦虑。同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片,以备不时之需。如出现胸痛、胸闷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64万次播放
3.72万次播放
3.49万次播放
3.6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