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溢血应该怎么办
脑溢血可通过保持安静、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溢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瘤、血液病、外伤等原因引起。
1、保持安静
脑溢血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和剧烈活动。患者头部可抬高15-30度以减轻颅内压,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声光刺激。家属应避免频繁搬动患者,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处理。
2、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溢血最常见诱因,需立即使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常用静脉降压药包括乌拉地尔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等,后续需长期口服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物维持。血压波动过大会加重出血风险。
3、降低颅内压
脑出血后会出现颅内压增高,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进行脱水治疗。严重者可考虑脑室引流术,同时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监测意识状态和瞳孔变化。
4、手术治疗
对于出血量大的患者需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脑血管畸形或动脉瘤破裂者可进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手术时机选择对预后至关重要,需由神经外科专家评估决定。
5、康复训练
病情稳定后需尽早开始康复治疗,包括肢体功能训练、语言康复、吞咽功能锻炼等。可使用经颅磁刺激等物理疗法,配合针灸改善神经功能。康复过程需循序渐进,持续6-12个月。
脑溢血患者出院后需长期监测血压,按时服用降压药物,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适当进行散步等有氧运动,避免提重物和剧烈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查头颅CT。家属需学习基本护理知识,注意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现头痛呕吐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康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深海鱼、坚果等食物,有助于神经修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872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