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和二型糖尿病的区别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发病机制、年龄分布、治疗方式等。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多见于青少年,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与胰岛素抵抗有关,多见于中老年人,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口服降糖药控制。
1、发病机制
1型糖尿病因胰岛β细胞被自身免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胰岛素相对不足。1型患者体内通常存在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自身抗体,2型患者多与肥胖、遗传等因素相关。
2、起病特点
1型糖尿病起病急骤,常见明显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三多一少"症状,易发生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多数通过体检发现血糖升高,部分患者以皮肤感染、视物模糊等并发症为首发表现。
3、治疗方式
1型糖尿病需终身使用胰岛素替代治疗,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等。2型糖尿病首选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口服降糖药,随病情进展可能需联用胰岛素。两类患者均需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管理。
4、并发症风险
1型糖尿病更易早期出现微血管病变,如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更突出,包括冠心病、脑卒中等。两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均可导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慢性并发症。
5、预防措施
1型糖尿病目前尚无有效预防手段。2型糖尿病可通过控制体重、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措施降低发病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监测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4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两类糖尿病患者均需坚持血糖监测,1型患者建议每日4-7次指尖血糖检测,2型患者根据治疗方案调整监测频率。饮食上需控制总热量,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避免空腹运动以防低血糖。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17万次播放
3.12万次播放
3.66万次播放
3.08万次播放
3.21万次播放
3.6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幽门螺旋杆菌阴性是怎么了呀
- 2 肠道内宿便过多的症状
- 3 肚子胀感觉肚子里有气想放屁又放
- 4 碳酸氢钠滴耳液有什么作用
- 5 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 6 空腹血糖15能活多长时间
- 7 产后关节响是怎么回事
- 8 胃炎怎么样才能减轻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