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尿酸偏低是怎么回事
血清尿酸偏低可能由遗传因素、药物影响、营养不良、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遗传因素
部分人群因先天性黄嘌呤氧化酶缺乏导致尿酸生成减少,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类患者通常无典型症状,可能伴随尿液黄嘌呤结晶沉积。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高嘌呤饮食刺激,无须特殊药物治疗。
2、药物影响
长期使用别嘌醇片、苯溴马隆片等降尿酸药物,或注射用培门冬酶等抗肿瘤药物会抑制尿酸合成。患者可能出现关节症状减轻但伴随药物不良反应。建议定期监测尿酸水平,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
3、营养不良
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或极端节食会导致嘌呤合成原料缺乏,常见于素食者或消化吸收障碍患者。可能伴随体重下降、乏力等症状。需逐步增加禽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摄入,必要时补充复方氨基酸胶囊。
4、肝脏疾病
重症肝炎或肝硬化时肝脏嘌呤代谢异常,可能引起尿酸合成减少。患者通常存在黄疸、腹水等表现。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等护肝药物。
5、肾脏疾病
范可尼综合征等肾小管疾病会导致尿酸重吸收障碍,常表现为多尿、低钾血症。确诊需进行尿β2微球蛋白检测,治疗可使用枸橼酸钾颗粒纠正电解质紊乱,严重时需行肾脏替代治疗。
日常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动物内脏、海鲜等含嘌呤食物,避免长期空腹或过度节食。进行高强度运动时注意补充电解质饮料。若持续出现肌无力、心悸等症状,建议完善肝肾功能、尿常规等检查。孕妇及哺乳期女性出现尿酸偏低时,需在营养科医师指导下调整膳食结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62万次播放
6.53万次播放
6.52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
-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
-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
-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
-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
-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
-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
-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