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梗什么时候过危险期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期通常为发病后72小时,但具体时间需结合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及治疗情况综合判断。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初期是病情最不稳定的阶段,尤其是前24小时内易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如室颤,需持续心电监护。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和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出现在48小时内,此时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72小时后若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心肌开始进入修复期,但一周内仍需警惕心脏破裂或室壁瘤形成。部分患者因冠状动脉再闭塞或支架内血栓可能延长危险期至2周。早期再灌注治疗可显著缩短危险期,未及时血运重建者危险期可能超过1周。
患者出院后应严格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配合阿托伐他汀钙片调控血脂。日常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保持低盐低脂饮食,监测血压血糖。若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或晕厥需立即就医。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必要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有助于降低再次梗死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51万次播放
1.87万次播放
2.55万次播放
1.98万次播放
2.0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
-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
-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
-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
-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
-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
-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
-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