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胃幽门螺旋杆菌病的症状有什么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症状主要有上腹疼痛、腹胀、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与饮食不洁、共用餐具、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症状,可通过碳13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方式确诊。
1、上腹疼痛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酸直接刺激胃壁,引发上腹隐痛或灼痛。疼痛多出现在餐后1-2小时或空腹时,进食后可能暂时缓解。长期感染可能发展为胃溃疡,疼痛呈现规律性发作。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进行根除治疗。
2、腹胀
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尿素酶会分解尿素产生氨气,导致胃内气体增多,引起餐后饱胀感。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恶心、早饱等症状,影响正常进食。腹胀症状在夜间可能加重,与胃排空延迟有关。建议患者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蠕动。
3、反酸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会刺激胃酸分泌增多,胃内压力升高可能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出现烧心、胸骨后灼热感。反酸症状在平卧或弯腰时可能加重,长期反流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高脂饮食和睡前进食,可遵医嘱使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铝碳酸镁咀嚼片等药物控制症状。
4、嗳气
胃内气体增多会导致频繁嗳气,部分患者嗳气后腹胀感可能暂时减轻。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发的慢性胃炎会使胃动力异常,气体无法正常排出。嗳气可能伴随口腔异味,与细菌代谢产生的挥发性硫化物有关。建议分餐制减少交叉感染,可使用枸橼酸铋钾颗粒保护胃黏膜。
5、食欲减退
长期胃部不适会导致患者主动减少进食,可能出现体重下降、乏力等表现。幽门螺旋杆菌产生的细胞毒素会损伤胃黏膜细胞,影响消化功能。儿童感染可能出现生长发育迟缓,家长需注意观察进食情况。治疗期间应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等,避免辛辣刺激加重症状。
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应注意饮食卫生,实行分餐制避免家庭内传播。日常饮食宜清淡,避免过冷、过热及腌制食品。根除治疗期间严格遵医嘱完成疗程,不可自行停药。治疗后4-8周需复查确认根除效果,治疗失败者可能需调整用药方案。出现黑便、呕血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55万次播放
6.06万次播放
6.0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