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排除胆结石
排除胆结石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内镜取石术、手术切除胆囊等方式治疗。胆结石通常由胆汁成分异常、胆囊收缩功能减弱、细菌感染、遗传因素、肥胖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摄入有助于降低胆汁中胆固醇浓度,避免结石增大或新结石形成。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可稀释胆汁,促进小结石排出。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能结合胆汁酸,减少胆固醇重吸收。避免快速减重或长期饥饿,防止胆汁淤积。胆结石患者应规律进食,尤其不能忽略早餐。
2、药物治疗
熊去氧胆酸胶囊可溶解胆固醇结石,适用于直径小于15毫米的X线阴性结石。鹅去氧胆酸片能抑制胆固醇合成,但可能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消炎利胆片可缓解胆绞痛症状,改善胆汁淤积状态。使用药物需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变化。药物治疗周期较长,通常需要6-24个月。
3、体外冲击波碎石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适用于单发直径20毫米以下胆囊结石,或胆总管结石。该方法通过体外产生的高能声波聚焦击碎成小颗粒,后随胆汁排出。治疗前需评估胆囊功能,术后配合药物促进排石。可能出现皮肤瘀斑、血尿等并发症。结石残留率较高,五年复发率超过50%。
4、内镜取石术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可直接取出胆总管结石,避免开腹手术。术中可同时放置鼻胆管引流或支架解除梗阻。适用于伴有黄疸、胆管炎的患者。存在胰腺炎、出血、穿孔等手术风险。术后需短期留置引流管,监测淀粉酶水平。多发大结石可能需要多次取石。
5、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症状性胆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特点。开腹手术适用于粘连严重或合并恶性肿瘤的情况。术后可能出现腹泻、消化不良等胆囊缺失综合征。无症状胆囊结石一般不需预防性切除。手术禁忌包括严重心肺疾病、凝血功能障碍等。
胆结石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可促进胆汁排泄,但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结石变化,出现发热、持续腹痛、陶土样大便需立即就医。注意饮食与症状关系,记录诱发疼痛的食物种类。术后患者需逐步过渡到低脂饮食,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5.06万次播放
5.2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