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拔了不装会怎样
牙齿拔除后长期不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咀嚼功能下降等问题。牙齿缺失的影响主要有牙槽骨萎缩、邻牙移位、咬合紊乱、颞下颌关节紊乱、胃肠负担加重等。
1、牙槽骨萎缩
牙齿缺失后牙槽骨缺乏生理性刺激,会逐渐发生吸收萎缩。上颌骨吸收速度约为每年0.5毫米,下颌骨吸收速度更快。骨量减少会影响后期种植修复效果,严重时可能导致面部轮廓改变。建议在拔牙后3-6个月内完成修复,可采用活动义齿暂时维持咬合功能。
2、邻牙移位
缺失牙两侧的邻牙会向缺隙侧倾斜移动,常见于后牙缺失情况。下颌第一磨牙缺失后,第二磨牙近中倾斜概率超过60%。这种移位会导致牙缝增宽易嵌塞食物,增加邻面龋和牙周病风险。正畸托槽或临时修复体可预防牙齿移位。
3、咬合紊乱
对颌牙会向缺牙区伸长形成修复干扰,前牙缺失可能导致深覆合。全口咬合平衡被打破后,个别牙齿可能承受异常咬合力,引发牙隐裂或牙周损伤。早期佩戴咬合垫可限制牙齿过度萌出,严重咬合紊乱需正畸治疗。
4、关节紊乱
单侧后牙缺失可能引发颞下颌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由于患侧咀嚼效率下降,患者会不自主改用健侧咀嚼,长期可导致关节盘移位。临床常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症状,配合关节区热敷理疗。
5、胃肠负担
后牙缺失会使咀嚼效率下降30%-50%,未充分研磨的食物直接进入胃肠系统。长期如此可能诱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表现为腹胀、反酸等症状。铝碳酸镁咀嚼片、复方消化酶胶囊等药物可改善消化功能,但根本解决需及时修复缺牙。
缺牙修复方式包括活动义齿、固定桥和种植牙三种。活动义齿价格较低但舒适性差,固定桥需磨改邻牙,种植牙仿真度最高但费用较高。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建议在拔牙后6个月内完成修复。日常应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避免用缺牙侧咀嚼过硬食物,定期进行口腔检查评估修复时机。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稳定水平后再行修复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44次播放
2203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
热门问题
- 1 牙缝有时痒是怎么回事
- 2 儿童嘴巴长泡怎么办
- 3 每天放屁多是肠癌吗
- 4 孕妇吃什么宝宝眼睛大
- 5 尿尿疼是怎么回事
- 6 打狂犬疫苗期间能同房吗
- 7 后背疼痛部位对照
- 8 孩子为什么会得肠系膜淋巴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