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血与子宫内膜癌区别
功血一般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与子宫内膜癌在病因、症状及预后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由内分泌紊乱引起,而子宫内膜癌是恶性病变,需通过病理检查确诊。
1、病因差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有关,常见于青春期、围绝经期女性,因激素水平波动导致子宫内膜异常脱落。子宫内膜癌则与长期雌激素刺激、肥胖、糖尿病、遗传等因素相关,病理类型以子宫内膜样腺癌为主。
2、症状表现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月经周期紊乱、经期延长或经量增多,出血量时多时少,但无恶病质表现。子宫内膜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晚期可出现恶臭排液、下腹疼痛及消瘦等全身症状。
3、检查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进行性激素六项、超声检查评估子宫内膜厚度,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癌确诊需依赖分段诊刮或宫腔镜下活检,病理检查可见异型细胞,影像学检查可评估浸润深度及转移情况。
4、治疗原则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调节月经周期为主,常用药物有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或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子宫内膜癌需根据分期选择手术切除范围,晚期需结合放疗、化疗,常用化疗方案含紫杉醇注射液联合卡铂注射液。
5、预后差异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过规范治疗多可控制,不影响长期生存。子宫内膜癌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较高,但晚期易发生盆腔转移,需终身随访监测。
建议出现异常子宫出血时及时就医,40岁以上女性需警惕子宫内膜癌风险。保持规律作息、控制体重有助于预防内分泌紊乱,避免长期单一雌激素暴露可降低子宫内膜癌发生概率。所有治疗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禁止自行用药延误病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7万次播放
2.65万次播放
3.38万次播放
2.61万次播放
3.3万次播放
2.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