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类药物副作用
激素类药物副作用主要包括向心性肥胖、骨质疏松、血糖升高、感染风险增加和消化道溃疡等。激素类药物常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但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反应。
1、向心性肥胖
激素类药物可能导致脂肪重新分布,表现为面部圆润、颈部脂肪堆积和腹部膨隆,四肢相对纤细。这种情况与激素影响脂肪代谢和分布有关,通常在停药后逐渐缓解。使用激素类药物期间,建议控制饮食热量,避免高糖高脂食物,适当增加有氧运动。
2、骨质疏松
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会抑制成骨细胞活性,促进破骨细胞作用,导致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患者可能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和骨折风险增加。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适当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必要时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如阿仑膦酸钠片。
3、血糖升高
激素类药物可促进肝糖原分解,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血糖水平升高。原有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血糖控制恶化,非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使用期间需要密切监测血糖,调整降糖方案,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
4、感染风险增加
激素类药物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可能降低机体对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抵抗力。患者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皮肤感染和尿路感染等。使用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传染源,出现感染症状及时就医,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胶囊。
5、消化道溃疡
激素类药物可能减少胃黏液分泌,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增加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患者可能出现上腹痛、黑便和呕血等症状。建议与食物同服,必要时联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保护胃黏膜。
使用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用药剂量,避免自行调整用药方案。用药期间定期复诊,监测血压、血糖、电解质和骨密度等指标。注意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防止骨折。出现明显副作用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情况调整用药方案或给予对症处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54万次播放
1.74万次播放
1.65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