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拉肚子便血的原因
宝宝拉肚子便血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过敏、肠套叠、细菌性痢疾、肛裂等因素有关。建议家长及时带宝宝进行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1、肠道感染
肠道感染是宝宝拉肚子便血的常见原因,主要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引起。病毒侵袭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反应,可能出现腹泻伴随少量血丝。家长需注意观察大便性状,避免宝宝脱水。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等药物。保持宝宝臀部清洁干燥,防止红臀发生。
2、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或乳糖不耐受可能导致宝宝肠道黏膜损伤,出现血便伴腹泻。家长需记录饮食日记,发现可疑食物后立即停止喂养。母乳喂养的母亲应避免摄入致敏食物。医生可能建议使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必要时开具氯雷他定糖浆等抗过敏药物。过敏体质宝宝添加辅食需谨慎。
3、肠套叠
肠套叠好发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果酱样血便。家长发现宝宝突然出现蜷缩腿部的剧烈腹痛,需立即就医。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术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预防感染,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腹泻可导致宝宝排黏液脓血便,伴有发热、里急后重感。家长需将宝宝粪便标本送检,确诊后医生会开具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小儿泻速停颗粒等药物。护理时注意餐具消毒,避免交叉感染。严重脱水宝宝可能需要静脉补液治疗。
5、肛裂
长期腹泻或便秘导致肛门黏膜撕裂,便后可见鲜血附着。家长可用温水清洗宝宝肛门,涂抹红霉素软膏预防感染。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必要时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大便。避免使用粗糙纸巾擦拭,选择纯棉布轻柔清洁。
家长发现宝宝拉肚子便血时,应保留异常大便样本供医生查验。护理期间注意补充水分,可少量多次喂服口服补液盐溶液。母乳喂养继续坚持,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奶粉。保持宝宝手部卫生,奶瓶餐具每日煮沸。腹泻期间暂停添加新辅食,恢复期给予易消化的米汤、苹果泥等食物。如宝宝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高热不退等危重症状,须立即急诊救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98万次播放
3.4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