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月经期拉肚子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前列腺素分泌增加、胃肠功能紊乱、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等因素有关,可通过热敷腹部、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方式缓解症状。
1. 激素水平变化
月经期间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功能,导致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腹泻症状。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通常无须特殊治疗,可通过适量饮用温热水、避免生冷食物等方式缓解。若症状持续加重,建议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2. 前列腺素分泌增加
子宫内膜脱落时会释放大量前列腺素,该物质可能刺激子宫收缩的同时作用于肠道平滑肌,引发肠痉挛和腹泻。可尝试使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或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等药物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避免摄入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食物。
3. 胃肠功能紊乱
经期机体免疫力暂时降低,可能导致肠道菌群失衡或胃肠敏感度升高,表现为腹泻伴随腹胀。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补充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若出现水样便或每日排便超过3次,需警惕感染性腹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
4.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至肠道的子宫内膜组织在经期发生出血性反应,可能刺激肠壁引发腹泻、里急后重感。该情况常伴随严重痛经,需通过妇科检查确诊。治疗可选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抑制内膜生长,或使用戈舍瑞林注射液降低雌激素水平。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5. 盆腔炎
慢性盆腔炎症可能波及直肠周围组织,经期盆腔充血时症状加剧,出现腹泻伴随下腹坠痛。需进行妇科检查和白带常规检测,确诊后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抗感染治疗。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盆腔充血。
月经期出现轻度腹泻时,建议保持腹部保暖,每日饮用1500-2000毫升温水,选择低渣饮食如蒸蛋羹、软米饭,避免乳制品及高纤维食物。适当进行舒缓的腹部按摩,以顺时针方向轻揉脐周5-10分钟。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排除器质性疾病。经期结束后仍持续腹泻者,应进行肠镜检查明确病因。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41万次播放
5.93万次播放
6.76万次播放
6.6万次播放
6.4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