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肾病综合征的表现有哪些
小儿肾病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和高脂血症。该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感染、免疫异常、药物反应或继发于其他疾病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尿量减少、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
1、大量蛋白尿
患儿尿液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尿常规检查显示尿蛋白阳性,严重时尿液可出现泡沫增多现象。蛋白尿的发生与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有关,长期蛋白尿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和生长发育迟缓。家长需定期带患儿进行尿常规检查,监测病情变化。
2、低蛋白血症
血液中白蛋白水平降低,可能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发组织水肿。低蛋白血症会使患儿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家长应注意加强患儿营养支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但需避免过量加重肾脏负担。
3、水肿
水肿多从眼睑和面部开始,逐渐蔓延至下肢和全身,严重时可出现胸腹水。水肿程度与低蛋白血症严重程度相关,按压水肿部位可出现凹陷。家长需限制患儿钠盐摄入,记录每日尿量和体重变化,发现水肿加重应及时就医。
4、高脂血症
血液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高脂血症是肾病综合征的继发表现,与肝脏代偿性合成脂蛋白增加有关。家长应调整患儿饮食结构,减少高脂肪食物摄入,适当增加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
5、其他表现
部分患儿可能出现血压升高、尿量减少、易疲劳、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病例可并发感染、急性肾损伤等。家长需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和日常表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
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应控制钠盐摄入,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等。注意个人卫生,预防感染,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定期复查尿常规、血生化等指标,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调整激素等药物剂量。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明显减少、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36万次播放
3.22万次播放
3.26万次播放
3.11万次播放
3.46万次播放
2.76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