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会有哪些危害
胆结石可能引发胆绞痛、胆囊炎、胆管炎、胰腺炎等危害,严重时可导致胆囊穿孔或肝功能损伤。胆结石的危害主要有胆道梗阻、继发感染、器官功能损害、消化系统紊乱、癌变风险等。
1、胆道梗阻
胆结石可能堵塞胆囊管或胆总管,导致胆汁排出受阻。胆汁淤积会引起胆囊肿大、胆管内压力升高,诱发剧烈胆绞痛。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伴阵发性加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长期梗阻可能引发黄疸,皮肤和巩膜出现黄染,尿液颜色加深如浓茶色。
2、继发感染
结石嵌顿易造成细菌滋生,引发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恶心呕吐,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严重感染可发展为化脓性胆管炎,出现休克、意识障碍等全身中毒症状。慢性胆囊炎反复发作可能导致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
3、器官功能损害
胆总管结石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胰酶被异常激活导致胰腺自我消化。表现为中上腹持续性剧痛伴腰背部放射,血淀粉酶数值显著升高。长期肝外胆管梗阻会造成胆汁性肝硬化,晚期可能出现门静脉高压、腹水等并发症。
4、消化系统紊乱
胆囊结石影响胆汁规律排放,导致脂肪消化吸收障碍。常见症状包括餐后腹胀、腹泻、脂肪泻,粪便可见未消化的脂滴。长期营养吸收不良可能引发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缺乏,出现夜盲症、骨质疏松等表现。
5、癌变风险
胆囊结石长期刺激可能增加胆囊癌发病概率,尤其是结石直径超过3厘米或病程超过10年者。癌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进展期可出现消瘦、贫血、持续性腹痛。瓷化胆囊患者癌变风险显著增高,建议定期进行超声检查监测。
胆结石患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建议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诱发胆绞痛。出现持续性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可选择熊去氧胆酸胶囊、消炎利胆片等药物,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治疗。术后早期需逐步过渡饮食,从流质、半流质过渡到低脂普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978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