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有哪些
婴儿佝偻病早期症状主要有颅骨软化、囟门闭合延迟、夜惊多汗、肋骨串珠、肌肉无力等。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引起的骨骼发育障碍,需及时干预。
1、颅骨软化
婴儿颅骨钙化不足时,枕骨或顶骨按压可出现乒乓球样弹性感,多见于3-6个月龄。这与维生素D缺乏导致骨样组织堆积有关,需通过阳光照射、维生素D滴剂补充改善。严重者可伴随方颅畸形。
2、囟门闭合延迟
前囟门正常应在12-18个月闭合,佝偻病患儿常超过2岁仍未闭合。后囟门也可能扩大,触摸时边界不清。家长需定期测量头围,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3滴剂或胆维丁乳。
3、夜惊多汗
患儿夜间易惊醒哭闹,头部出汗明显,枕部头发脱落形成枕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主要原因,需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遵医嘱补充维生素D滴剂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
4、肋骨串珠
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膨大呈串珠状突起,可能伴随郝氏沟胸廓下缘凹陷。这与骨样组织增生有关,需通过维生素AD胶丸配合户外活动改善,严重者需使用胆维丁乳注射液。
5、肌肉无力
患儿坐立爬行等运动发育迟缓,腹部肌肉松弛呈蛙状腹。低血磷导致的肌张力减退是主要原因,除补充维生素D外,可配合小儿碳酸钙D3颗粒,并进行被动肢体运动训练。
家长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补充维生素D制剂。每日保证1-2小时户外阳光照射,哺乳期母亲需注意钙质摄入。避免过早让婴儿站立行走,定期监测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水平。辅食添加后多选择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酪、豆腐等,同时避免过量摄入影响钙吸收的谷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003次播放
7934次播放
2150次播放
214次播放
1297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