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与危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糊、飞蚊症、视野缺损,严重时可导致失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害主要有视网膜出血、黄斑水肿、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永久性视力丧失。
1、视力下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可表现为渐进性视力下降,患者可能发现阅读或看远处物体变得模糊。这与高血糖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伤有关,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加速病情进展。患者需定期进行眼底检查,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复方血栓通胶囊等改善微循环药物,必要时接受视网膜激光治疗。
2、视物模糊
患者常主诉视物不清或出现重影,尤其在血糖波动较大时症状更明显。这是由于视网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渗出,影响成像清晰度。控制血糖是基础治疗,可配合使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促进微循环,出现黄斑水肿时需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
3、飞蚊症
患者眼前可能出现黑色点状或线状漂浮物,这是玻璃体出血或视网膜血管渗出的红细胞在玻璃体内投影所致。轻度出血可自行吸收,严重出血需使用和血明目片等止血化瘀药物,反复出血者可能需玻璃体切割手术。
4、视野缺损
随着病变进展,患者视野可能出现局部缺失或缩小,常见于视网膜缺血区域扩大时。这种情况提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受损,需紧急处理。除控制血糖外,可联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缺血严重时需全视网膜光凝治疗。
5、失明风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工作年龄人群致盲的首要原因,晚期可因玻璃体大量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或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不可逆视力丧失。预防关键在于早期筛查,确诊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检查眼底,出现增殖期病变需立即接受视网膜激光或玻璃体切除术。
糖尿病患者应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戒烟限酒,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眼底出血。饮食上增加深色蔬菜和深海鱼类摄入,补充叶黄素等视网膜保护营养素。出现突然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急症表现时须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不可逆视功能损害。定期眼科随访能有效延缓病变进展,保留有用视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2.83万次播放
2.99万次播放
2.58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