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活检有哪些并发症
穿刺活检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出血、感染、气胸、疼痛、神经损伤等。穿刺活检是一种通过穿刺针头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的医疗操作,虽然操作相对安全,但仍存在一定风险。
1、出血
穿刺活检过程中可能损伤血管导致出血,轻微出血通常可自行停止,严重出血可能需要压迫止血或手术干预。出血风险与穿刺部位血管分布、患者凝血功能等因素有关。肝、肾等血供丰富的器官穿刺时出血风险相对较高,术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术后需密切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血肿形成。
2、感染
穿刺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入体内引发感染,表现为穿刺部位红肿热痛、发热等症状。严格无菌操作可降低感染风险,术后需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免疫功能低下、糖尿病等患者感染风险增加,必要时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等。
3、气胸
肺部穿刺可能损伤胸膜导致气胸,患者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少量气胸可自行吸收,大量气胸需胸腔闭式引流。气胸发生与穿刺深度、患者肺功能状况有关,术后需进行胸部X线检查确认,避免剧烈咳嗽可降低气胸风险。
4、疼痛
穿刺部位可能出现短暂性疼痛,通常可耐受,持续剧烈疼痛需警惕其他并发症。局部麻醉可减轻操作疼痛,术后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止痛药物。疼痛程度与穿刺部位神经分布、个体痛阈差异相关,多数患者疼痛在1-2天内缓解。
5、神经损伤
穿刺针误伤周围神经可能导致感觉异常或运动障碍,多数为暂时性损伤。神经损伤风险与穿刺部位解剖关系密切,如乳腺穿刺可能损伤肋间神经。出现神经症状需及时评估,必要时进行营养神经治疗如甲钴胺片、维生素B1片等,严重损伤需康复治疗。
穿刺活检后需卧床休息4-6小时,避免剧烈活动24小时,观察有无异常症状。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出现持续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术前应充分告知医生用药史、过敏史,配合完善凝血功能等检查,术后遵医嘱复查影像学确认有无并发症。合理饮食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创面恢复,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