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的症状有哪些
腹外疝的症状主要有腹股沟或腹部肿块、局部胀痛或坠胀感、消化不良、排尿困难、嵌顿性疝导致的剧烈疼痛等。腹外疝通常由腹壁薄弱、腹内压增高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恶心呕吐、肠梗阻等症状。
1、腹股沟或腹部肿块
腹外疝最典型的症状是腹股沟区或腹部出现可复性肿块,站立、咳嗽或用力时肿块突出,平卧后可能自行回纳或用手推回。肿块质地柔软,早期无压痛,体积可随病程进展增大。常见于腹股沟斜疝、直疝及脐疝,需与淋巴结肿大、脂肪瘤等鉴别。
2、局部胀痛或坠胀感
患者常感到疝囊所在部位有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久站、负重后加重。疼痛可能放射至同侧阴囊或大腿内侧,与疝囊压迫局部神经有关。部分患者因长期不适影响日常活动,需尽早干预。
3、消化不良
较大的腹外疝可能导致腹腔脏器移位,影响胃肠蠕动功能,出现腹胀、嗳气、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尤其见于腹内容物频繁出入疝环的滑动性疝,可能伴随间歇性便秘或腹泻。
4、排尿困难
膀胱或输尿管受压时可引起尿频、尿急、排尿费力等症状,多见于膀胱滑入疝囊的滑动性疝。老年男性患者需与前列腺增生鉴别,可通过超声检查明确疝囊内容物性质。
5、嵌顿性疝剧烈疼痛
疝内容物无法回纳并发生血运障碍时,会出现突发性绞痛、局部压痛和红肿,可能伴随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表现。这是需要急诊手术的危急情况,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或感染性休克。
腹外疝患者应避免提重物、长期咳嗽或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行为,选择高纤维饮食预防排便困难。建议使用疝气带暂时缓解症状,但无法根治。确诊后应根据疝类型选择传统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或腹腔镜手术,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发现肿块突然增大变硬、疼痛加剧,须立即就医排除嵌顿风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2962次播放
4915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