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会变成尿毒症吗
狼疮性肾炎可能发展为尿毒症,但通过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可显著降低风险。狼疮性肾炎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的病理表现,其进展与病理类型、治疗依从性、病情控制等因素相关。
狼疮性肾炎患者若未及时干预或治疗不规范,肾脏损伤可能持续加重。病理分型中,Ⅲ型、Ⅳ型及Ⅴ型更易出现肾功能恶化。长期大量蛋白尿、高血压控制不佳、反复感染等因素会加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最终导致肾单位不可逆损伤。临床表现为血肌酐升高、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水电解质紊乱等,此时需警惕尿毒症前期改变。
早期诊断和强化治疗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诱导期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注射液、他克莫司胶囊等控制炎症反应,维持期使用吗替麦考酚酯分散片等药物防止复发。定期监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清补体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合并高血压者需严格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首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片。
狼疮性肾炎患者应保持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6-0.8g/kg体重。避免日光暴晒,预防感染,戒烟并限制酒精摄入。每3-6个月复查肾脏超声及肾小管功能检测,出现水肿加重或尿量减少时立即就医。生物制剂如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可用于难治性病例,血液透析或肾移植是终末期肾病的替代治疗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04万次播放
6.83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