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炎做什么检查
尿道炎通常需进行尿常规、尿培养、尿道分泌物检查、泌尿系统超声、尿道镜检查等检查。尿道炎可能与细菌感染、尿道损伤、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尿常规
尿常规是尿道炎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可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尿常规检查操作简便,结果快速,但无法明确具体致病菌种类。若尿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细菌性尿道炎。
2、尿培养
尿培养可明确尿道炎的具体致病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检查需清洁中段尿样本,在特定培养基中培养48-72小时。常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淋病奈瑟菌等。尿培养阳性结果可确诊细菌性尿道炎,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感染。
3、尿道分泌物检查
尿道分泌物检查适用于有明显分泌物症状的患者,通过显微镜观察或培养可鉴别淋球菌性尿道炎与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检查时需用无菌棉签采集尿道口分泌物,淋球菌性尿道炎可见革兰阴性双球菌,非淋球菌性尿道炎多由衣原体、支原体引起。
4、泌尿系统超声
泌尿系统超声可评估尿道及周围器官结构,排除结石、肿瘤等并发症。经腹部或经直肠超声能清晰显示前列腺、膀胱等器官形态,对反复发作的尿道炎有重要诊断价值。超声检查无创无辐射,可发现尿道狭窄、憩室等解剖异常。
5、尿道镜检查
尿道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黏膜病变,适用于常规检查无法确诊的复杂病例。检查使用细径内窥镜经尿道进入,可发现尿道息肉、溃疡等病变,必要时可进行活检。尿道镜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明确病因时采用。
确诊尿道炎后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促进排尿。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注意会阴部清洁。遵医嘱完成全程抗生素治疗,不可自行停药。反复发作的尿道炎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提示感染扩散,需立即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019次播放
8073次播放
1.02万次播放
9013次播放
8121次播放
311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