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酒精性脂肪肝如何食疗
非酒精性脂肪肝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补充优质蛋白、限制精制糖等方式进行食疗。非酒精性脂肪肝通常与胰岛素抵抗、肥胖、代谢综合征等因素相关,需通过长期饮食管理改善病情。
1、调整饮食结构
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如动物油脂、油炸食品等,改用橄榄油、亚麻籽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增加全谷物、杂豆类等低升糖指数主食的比例,避免过量摄入精制碳水化合物。每日蔬菜摄入量应达到300-500克,深色蔬菜占一半以上。
2、控制热量摄入
根据体重情况制定合理的热量摄入计划,超重者每日减少500-750千卡热量。采用少食多餐模式,避免暴饮暴食。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减少煎炸。记录每日饮食有助于监控热量,但需避免极端节食导致营养不良。
3、增加膳食纤维
每日摄入25-30克膳食纤维,优先选择燕麦、糙米、荞麦等全谷物。可适量食用魔芋、银耳等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食物。水果选择低糖品种如草莓、蓝莓等,每日200-350克为宜。膳食纤维可延缓脂肪吸收并改善肠道菌群。
4、补充优质蛋白
每日摄入1.2-1.5克/千克体重的优质蛋白,优先选择鱼类、鸡胸肉、豆制品等。每周食用2-3次深海鱼类补充ω-3脂肪酸。乳制品选择低脂或脱脂产品。适量摄入坚果类作为间食,但需控制每日摄入量在15-20克。
5、限制精制糖
严格限制添加糖摄入,每日不超过25克。避免含糖饮料、糕点、蜜饯等高糖食品。选择天然甜味剂如甜菊糖替代部分糖分。注意隐形糖的摄入,如果汁、风味酸奶等。长期高糖饮食会加重肝脏脂肪沉积。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需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每日保证充足饮水,结合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每周3-5次。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和肝脏超声变化,若出现乏力、肝区不适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肝脏修复。饮食调整需长期坚持,必要时可在营养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7万次播放
7.18万次播放
7.14万次播放
6.86万次播放
6.42万次播放
6.61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