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肌肉疼痛是怎么回事
四肢肌肉疼痛可能由运动过度、电解质紊乱、感染性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病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调整、药物干预、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
1、运动过度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导致乳酸堆积或肌肉微损伤,表现为局部酸痛、活动受限。建议停止当前运动,48小时内冷敷患处,后期转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拉伸运动帮助恢复。
2、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电解质失衡会引起肌肉痉挛性疼痛,常伴乏力、心悸等症状。可能与大量出汗、腹泻或饮食不均衡有关。需通过血生化检查确诊,轻度者可口服氯化钾缓释片或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补充。
3、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登革热等病毒感染可导致全身肌肉酸痛,通常伴随发热、头痛。柯萨奇病毒感染还可能引发流行性肌痛症。确诊需进行病毒血清学检测,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或连花清瘟胶囊抗病毒治疗。
4、风湿免疫性疾病
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自身免疫病会出现对称性近端肌无力疼痛,肌酶谱检查可见肌酸激酶升高。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泼尼松片和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片治疗,配合康复训练维持肌力。
5、神经系统病变
周围神经病变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可能引发烧灼样疼痛,脊髓病变可导致束带感疼痛。需通过肌电图和神经传导检查明确,可选用普瑞巴林胶囊或甲钴胺片营养神经,疼痛剧烈时加用加巴喷丁胶囊。
日常需注意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中及时补充含电解质的饮品。长期反复疼痛或伴随发热、皮疹、肌力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风湿免疫科或神经内科。慢性疼痛患者可尝试低频脉冲电刺激、超声波等物理治疗,饮食上增加富含维生素B1的粗粮和优质蛋白摄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7934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