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个月宝宝得肺炎怎么办
7个月宝宝得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调整喂养方式、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住院治疗等方式处理。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呛奶、免疫力低下、环境刺激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家长需帮助宝宝清理鼻腔分泌物,使用生理盐水滴鼻软化鼻痂后,用吸鼻器轻柔吸出。哺乳或喂奶时将宝宝头部抬高15-30度,避免平躺喂食。每日重复进行2-3次背部叩击,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轻拍,每次持续5分钟,有助于松动肺部痰液。注意观察宝宝口唇是否发绀,出现呼吸急促时需立即就医。
2、调整喂养方式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原则,单次奶量减少20%-30%,间隔时间缩短至1.5-2小时。优先选择母乳喂养,哺乳期母亲需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人工喂养时可暂时改用低乳糖配方奶粉,冲泡时水温控制在40-45℃。喂奶后竖抱拍嗝20分钟,若宝宝拒奶或进食量不足日常60%,需联系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静脉补液。
3、物理降温
当体温超过38.5℃时,使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每次擦拭10分钟,间隔30分钟重复进行。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保持环境温度在24-26℃,穿着纯棉单层衣物。发热期间每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若持续高热超过24小时或出现热性惊厥,应立即急诊处理。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但需注意皮肤过敏反应。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或腹泻。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物。禁止自行使用镇咳药,咳嗽是机体清除分泌物的保护性反射。所有药物需按体重精确计算剂量,使用专用喂药器缓慢推送,避免呛咳。
5、住院治疗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5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2%、持续拒食或精神萎靡时需住院治疗。医院可能进行氧疗、雾化吸入、静脉补液等干预,严重病例需要机械通气。住院期间家长需记录每日出入量,学习正确拍背排痰手法。出院后1周需复查胸片,居家继续护理2-4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肺炎恢复期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每日通风3次但避免直接吹风。暂停添加新辅食,已引入的辅食选择易消化的米糊、蔬菜泥。监测每日尿量不少于6次,观察有无脱水迹象。痊愈后2个月内避免接种疫苗,定期进行儿童保健随访。注意家庭成员手卫生,患儿衣物需单独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若咳嗽持续2周未缓解或出现喘息,需排查是否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1.08万次播放
6024次播放
8155次播放
1.29万次播放
6448次播放
6311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