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就尿失禁怎么治
咳嗽时出现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膀胱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咳嗽性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功能异常、妊娠损伤、慢性咳嗽等因素引起。
1、盆底肌训练
通过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群力量,改善尿道括约肌控制能力。每日重复进行收缩肛门和阴道动作,每次持续5-10秒,10-15次为一组。长期坚持可减少腹压增高时的漏尿现象,适合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训练时需保持正常呼吸,避免腹部用力。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酒石酸托特罗定缓释片可抑制膀胱逼尿肌过度收缩,盐酸米多君片能增加尿道闭合压。雌激素软膏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帮助改善尿道黏膜萎缩。药物需严格遵循处方使用,可能出现口干、便秘等副作用,禁用于青光眼及严重高血压患者。
3、生活方式调整
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避免摄入咖啡因及酒精等利尿物质。戒烟以减少慢性咳嗽诱因,定时排尿间隔2-3小时。穿着弹性护腰或使用成人护理垫作为临时措施,保持会阴清洁预防感染。日常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跳跃动作。
4、膀胱训练
通过定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记录排尿日记调整饮水量。排尿时采用双排尿法确保膀胱排空,学习抑制尿急的呼吸放松技巧。训练周期需6-8周,配合生物反馈治疗可提高成功率。此方法对急迫性尿失禁合并压力性症状效果显著。
5、手术治疗
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适用于重度压力性尿失禁,通过聚丙烯吊带加强尿道支撑。膀胱颈悬吊术可纠正尿道下垂,人工尿道括约肌植入适合神经源性尿失禁。术后需留置导尿管1-2周,6周内禁止重体力活动及性生活。
建议每日饮水控制在1500-2000毫升,避免睡前大量饮水。选择高膳食纤维饮食预防便秘,穿着宽松棉质内衣减少摩擦刺激。咳嗽时提前交叉双腿或按压会阴部可临时控制漏尿,长期慢性咳嗽患者需排查呼吸系统疾病。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中重度患者建议联合物理治疗与药物干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4.84万次播放
5.48万次播放
5.2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