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区别是什么
浆细胞性乳腺炎与肉芽肿性乳腺炎在病因、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上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多与导管扩张和浆细胞浸润相关,后者属于自身免疫性炎症反应。
浆细胞性乳腺炎常见于非哺乳期女性,主要因乳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淤积,继发浆细胞浸润形成慢性炎症。典型表现为乳晕区肿块伴乳头溢液,多为黏稠脓性或血性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红肿但疼痛较轻。病理检查可见导管扩张及大量浆细胞聚集,治疗需结合抗生素如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控制感染,严重时需手术切除病变导管。
肉芽肿性乳腺炎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病因与自身免疫异常或局部超敏反应相关,病理特征为乳腺小叶内非干酪样肉芽肿形成。临床表现为单侧乳房突发疼痛性肿块,皮肤可能出现红斑或溃疡,但乳头溢液较少见。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调节免疫,或联合甲氨蝶呤片抑制炎症,反复发作需行病灶清除术。
两种疾病均需避免误诊为乳腺癌,确诊依赖病理活检。日常应保持乳房清洁,避免挤压或外伤,出现肿块及时就医明确性质。饮食宜清淡,减少高脂食物摄入,规律作息有助于调节免疫状态。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3056次播放
5555次播放
1994次播放
1.06万次播放
7500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