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支气管炎怎么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治疗、药物治疗、雾化吸入治疗、机械通气等方式治疗。毛细支气管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过敏反应、环境刺激、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可通过多喝水稀释痰液,使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帮助痰液排出。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性物质,减少呼吸道刺激。婴幼儿可采取俯卧位或侧卧位,有助于痰液引流。家长需定期为患儿拍背排痰,手法应轻柔,从下往上、由外向内叩击背部。
2、吸氧治疗
当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降低时,需要进行吸氧治疗。一般采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2升/分钟。严重缺氧患者可能需要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吸氧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4%以上。家长需观察患儿口唇颜色、呼吸频率等变化。
3、药物治疗
病毒感染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进行抗病毒治疗。细菌感染患者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或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支气管痉挛患者可使用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缓解症状。发热患者可服用布洛芬混悬液退热。用药期间家长需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常用药物包括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等。雾化治疗可稀释痰液、减轻气道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婴幼儿雾化时需使用面罩,保持安静状态。每次雾化后需洗脸漱口,防止药物残留。家长需掌握正确的雾化器使用方法。
5、机械通气
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可能需要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可改善氧合,减少呼吸做功。通气模式常选择压力控制或容量控制通气。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气分析,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机械通气患者需加强气道管理,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
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度维持在20-22℃,湿度保持在50%-60%。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恢复期可适当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预防交叉感染。按医嘱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学会识别呼吸困难等危险信号,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6.57万次播放
6.94万次播放
6.8万次播放
6.57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