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搏跳得快是什么原因
脉搏跳得快可能由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引起,主要有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1、情绪激动
情绪激动时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心率加快,表现为脉搏跳得快。这种情况属于生理性反应,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平复后脉搏可逐渐恢复正常。建议通过深呼吸、听轻音乐等方式缓解紧张情绪,避免长时间处于高压状态。
2、剧烈运动
运动时身体耗氧量增加,心脏通过加快搏动来满足供血需求,可能出现脉搏短暂增快。运动停止后10-20分钟心率会自然回落。日常应注意运动强度循序渐进,运动前后做好热身与放松,避免突然剧烈运动诱发心血管不适。
3、发热
体温升高1℃可使心率增加约10次/分,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常伴随脉搏加速。感染控制后心率多能恢复。可配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退热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感染。
4、贫血
血红蛋白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心脏代偿性加快搏动以维持供氧,可能出现面色苍白、乏力伴脉搏增快。缺铁性贫血可遵医嘱补充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分散片,同时增加瘦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摄入。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新陈代谢,表现为心悸、多汗、体重下降伴持续性脉搏增快。需通过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抗甲状腺药物控制激素水平,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避免摄入含碘食物如海带、紫菜等。
日常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摄入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建议每日监测静息心率,晨起未活动时测量更准确。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甲状腺功能等检查。运动前可进行心率评估,选择适宜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运动时心率建议控制在220-年龄×60%-80%范围内。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推荐阅读
9065次播放
1.03万次播放
5019次播放
1.04万次播放
相关文章
专业医生团队提供
免费就医指导